美政府借鏡台積電模式 盼重振半導體

英特爾。資料照。(記者宋碧龍/攝影)
英特爾。資料照。(記者宋碧龍/攝影)

【記者張原彰/綜合報導】

台灣經驗再受矚目,據《日經亞洲》(Nikkei Asia)報導,美國政府近日入股英特爾,目標是透過公私協力的方式重振本土半導體產業。外界解讀,美方試圖複製台積電成功經驗。

報導指出,英特爾(Intel)在俄亥俄州的晶圓代工廠,原訂今年啟用,但因「缺乏足夠客戶填滿產能」而延後至2030年甚至更晚才能投產。代工業務長期虧損,成為英特爾財務困境的主因之一。隨著美國政府注資英特爾,取得約9.9%股權,讓英特爾代工業務再度受關注。

報導說,美國將全球最大晶圓代工廠台積電視為典範。台積電在台灣政府推動科技產業升級的背景下成立,而政府相關基金至今仍是最大股東。

報導說,英特爾對美國政府入股起初並不積極,且美國一向奉行自由放任的產業政策,僅在必要時進行紓困,但英特爾若不同意美國政府的入股方案,可能失去來自政府的支持,屆時代工業務可能更難持續下去,因此最終選擇接受。

報導強調,以「國家力量扶植」半導體近來已成全球趨勢。中國中芯國際仰賴國家基金支撐,日本半導體製造商Rapidus則獲得政府近2兆日圓(約新台幣4‚080億元)補助,歐洲各國政府也正加碼投資半導體,顯示半導體已成各國戰略產業。◇

延伸閱讀
AI需求 外媒:台積電明年再衝高峰
2025年09月15日 | 1天前
公館圓環開拆 上班首日車流順暢
2025年09月15日 | 1天前
韓媒:台股市值已是韓股1.5倍
2025年09月15日 | 1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