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塊拼圖 淡江大橋舉辦合龍儀式 預計明年5月通車

淡江大橋舉辦合龍典禮,橋面正式閉合,正式連結淡水與八里端兩地。總統賴清德指出,淡江大橋是世界的重要建設,也是台灣的光榮。
淡江大橋16日舉辦合龍典禮,象徵工程進度邁入最後關鍵階段,總統賴清德、交通部長陳世凱、新北市長侯友宜均到場見證。
賴清德致詞表示,淡江大橋不僅是交通建設,更是融合工程與美學的藝術品,主塔造型取材自雲門舞集舞者跳躍的舞姿線條,並特別考量不遮擋淡水夕照,最終成就了全世界最大跨距的單塔不對稱斜張橋。今年CNN也將淡江大橋列為全球前11大重要建築,這是台灣的光榮;從這個艱鉅工程,更能看出台灣的韌性和堅毅。未來當飛機航經大台北上空時,淡江大橋也將成為旅客最先映入眼簾的景象,成為新國際地標。
陳世凱則說,淡江大橋主橋段因橋型特殊,兩年內流標7次,甚至一度討論是否要放棄,關鍵時刻在多方協調下,時任行政院長的賴總統,拍板追加五十幾億元預算,堅定支持大橋完工。見證八里端最後一個橋面節塊吊裝完成後,正式完成合龍作業。為了讓大橋維持120年品質,閉合後還有許多工序要完成,目標明年5月9日舉辦通車典禮,5月12日正式通車。
淡江大橋是首名獲得普利茲克建築獎的知名女建築師札哈.哈蒂(Dame Zaha Hadid)的遺作,主橋全長約920公尺,主跨450公尺,總經費230.38億元。
交通部表示,大橋完工通車後,將縮短淡水及八里兩地行車距離(淡水與八里間旅次不須繞行關渡大橋,可縮短約15公里路程,節省約25分鐘車程),預計可減少關渡大橋約三成及竹圍路段約17%的交通量,使往返雙北市中心更加便捷,並可直達桃園機場,帶動北台灣的交通發展與產業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