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買俄油」關稅 美要歐洲先做

美國財政部長班森特(Scott Bessent)週一(9月15日)在馬德里與中國官員會談後表示,除非歐洲率先對購買俄羅斯原油(下稱俄油)的中國和印度祭出高額關稅,否則川普政府不會以俄油購買為由,對中國商品加徵額外關稅。班森特強調,美國希望歐洲共同承擔責任,不會在沒有歐洲的情況下單獨前進。
班森特批評,部分歐洲國家仍在直接購買俄油,或轉而購買印度以俄油為原料生產的成品油,形同為烏克蘭戰場「自家後院」的衝突提供資金。他強調,如果歐洲能對俄油買家採取「實質性的二級關稅」,戰爭將能在60至90天內結束。他重申,美國希望歐洲分擔責任,共同向俄羅斯施壓,迫使其在俄烏戰爭中進行談判。
班森特的表態與川普近日要求七國集團(G7)與歐盟對中國與印度採取關稅行動的呼籲相互呼應。這顯示華府將歐洲是否採取行動,視為後續是否升級對中關稅的關鍵前提。
班森特也指出,美方已針對印度持續購買俄油的行為對其施壓,並在磋商中取得「實質進展」,計畫於9月16日展開新一輪談判。
加碼對俄制裁與凍資運用
在對俄制裁方面,班森特表示美國願與歐洲協調,加大對俄羅斯實體的制裁力道,考慮對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與盧克石油(Lukoil)等能源巨頭採取更嚴厲措施。他也提及擴大動用遭凍結的俄羅斯主權資產(約3千億美元)的評估,例如先行沒收一小部分,或以特別目的載體(SPV)將資產作為對烏克蘭貸款的抵押。
目前,歐盟正在討論動用凍結俄羅斯資產所產生的利息,並研擬由成員國共擔風險的「賠償貸款」方案,以支持烏克蘭的國防與重建。七國集團已決定,將凍結資產的利息作為向烏克蘭提供500億美元貸款的還款來源。
「印度通道」成制裁漏洞
自歐盟停止直接進口俄成品油後,印度憑藉大量引進折價俄油,然後再向歐洲輸出柴油與航空燃油的比重一度攀升,被視為制裁體系中的「轉售」漏洞。
歐盟近期已決定將俄羅斯原油的海運價格上限從每桶60美元下調至47.60美元,並醞釀對使用俄油加工的第三國成品油實施更嚴格的入歐禁令。這些動向都突顯歐洲是否「同步出手」,將成為影響美方後續對中關稅路徑的重要變數。
班森特此番表態,發生在美中代表於馬德里進行的第四輪高層經貿會談期間。除關稅與「俄油」外,雙方也討論了短影音平台 TikTok 在美國的業務。班森特稱,美中已就 TikTok 達成「框架性協議」,中方不再將減免關稅與 TikTok 的問題掛鉤。
中國外交部未直接評論,但強調「不干涉內政」和「能源安全」。在馬德里會談中,中國官員重申不會放棄俄油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