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幣升值壓力重現 壽險業擬增避險部位

隨著美國聯準會(Fed)降息預期升溫,美元走弱態勢漸趨明朗,新台幣重新面臨升值壓力。彭博近日報導指出,台灣壽險業正準備調整目前接近歷史低點的匯率避險部位,以防範新台幣劇烈波動、造成海外資產產生重大匯損。
台灣壽險業者持有逾7千億美元的外幣資產,為全球海外債券市場的重要資金來源。不過,根據彭博彙整各家業者公告資料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外幣衍生性商品避險部位僅占總資產47.7%,已接近歷史最低水準。
回顧今年5月,新台幣單日創下1988年以來最大升幅,嚴重衝擊壽險業。當前相對偏低的避險使用率,反而為業者在市場預期台幣可能再度走強時,提供了擴大避險操作的空間。
法國巴黎銀行利率與市場策略師簡恩(Chandresh Jain)認為,隨著聯準會預期9月開始降息,可能導致美元指數下滑,壽險公司可能將增加避險部位,押注美元走弱。
報導表示,面對匯率波動風險,台灣主要壽險業者已開始調整投資布局。富邦人壽計畫增持美國公債以支應美元保單需求,並採取更具彈性的避險策略;國泰人壽則規劃加碼海外債券配置,同時延長換匯交易天期,以降低短期匯率波動衝擊。
儘管避險需求增強,但成本考量仍是業者面臨的重大挑戰。當市場押注新台幣升值、避險需求激增時,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NDF)的溢價也將攀升。數據顯示,今年5月新台幣急升期間,壽險公司透過NDF避險的成本一度飆近14%的驚人水準。
簡恩指出,儘管上週避險成本已回落至約3.5%,但幾乎仍抵銷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的大部分獲利。他說,「等到壽險業者想要避險時,成本恐怕已貴到令人卻步」。
此外,市場同樣關注台灣央行9月18日的利率決策,近期外資重返台股,資金流入推升股匯雙漲,更增添新台幣走升風險。紐約梅隆銀行亞太區資深市場策略師張偉勤表示,外資流入是目前主導因素,由於聯準會降息可能讓美元走弱,加上新台幣價位不再像過去幾個月的偏高水準,這些因素都為新台幣走強亮起綠燈,應審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