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網友逆統戰 抖音踩中共紅線遭禁播

中國短影音平台抖音近期興起「上車舞」團播的娛樂互動玩法,台灣網友在參與玩時讓直播主播唱出「靜屏(近平)寶寶,下車嘍!」等政治人物姓名諧音,引發多個直播間相繼遭遇封禁,抖音官方被迫緊急祭出新規整頓唱念形式的團播玩法。
台灣學者分析認為,此事件突顯了民主社會面對威權體制滲透時的自發反制能力,展現了多元價值觀對一元專制的天然抗衡效應。
「逆統戰」致多個直播間遭封禁
抖音近期掀起「上車舞」的團播熱潮,原本只是一種低成本的娛樂互動,用戶僅需支付0.5元(人民幣,下同;約新台幣2元),就能讓直播主播唱出指定名字。
台灣網友最初只是尋求娛樂,讓主播唱出自己或親友的名字。隨著參與人數激增,台灣網友開始發揮創意,在直播間輸入「文哲哥哥」、「清德哥哥」等政治人物名字。
到9月初,這種互動模式意外成為台灣網友發起「逆統戰」的絕佳載體。台灣網友很自然的將生活中「調侃政治人物」的民主社會幽默方式,延伸到抖音平台,運用「靜平(近平)」、「靜屏(近平)」等姓名諧音字,讓主播在表演過程中念出「靜屏寶寶,下車嘍!」等敏感語句。
面對大量敏感詞彙的「突襲攻勢」,抖音平台難以及時過濾;其中,人氣團體「SK月亮湖217」的直播因觀眾不斷刷名而被迫中斷;其他團播間出現的「靜屏(近平)坐下」等留言,在主播念出後,也遭禁播。
抖音官方緊急發布「下車令」
面對台灣網友的「逆統戰」,抖音緊急發布新規,將「上車舞」、「電話舞」、「坐坐舞」等互動列為「不規範團播玩法」,明確禁止通過唱念改編或公開讀出觀眾暱稱、手機尾號等訊息來引導打賞行為。
官方公告特別點名違規話術,如「@用戶暱稱+寶寶請上車,XXX,下一位……」等,一旦出現即面臨禁播處分。這項新規被網友戲稱為「下車令」。
許多中國網友抱怨「抖音被玩壞了」,甚至呼籲全面封鎖台灣用戶;還有中國網友對台灣年輕人的消費能力感到困惑不解,質疑其「異常驚人」的打賞金額,與中共官方宣傳中「台灣民眾生活困頓」的描述,存在明顯落差。
台灣國立政治大學教授李酉潭告訴《大紀元》,在台灣直呼政治人物姓名司空見慣,通過跳舞等娛樂方式調侃政治人物姓名,更讓中國民眾直觀感受到台灣多黨競爭、百花齊放的政治生態,與中共一黨專制、強調一致性的體制形成鮮明對比。
學者:中共憂網路破防造成威脅
針對諧音調侃現象觸發中共的過度敏感反應,李酉潭分析指出,這直接觸及了威權體制維穩的核心神經,「中共深度擔心任何形式的網路破防,都可能嚴重威脅其基於『暴力加謊言』的統治根基,因此選擇防患未然的全面禁止策略。」
李酉潭認為,此事件為台灣年輕世代提供了解中共極權專制真相的絕佳機會,「台灣網友驚訝發現,僅因無傷大雅的諧音或趣味稱呼,中共即全面封禁。這讓台灣人民更深刻體認到中共極權如何嚴厲壓制言論自由,使網路空間陷入令人窒息的高壓狀態。」
近年來,抖音海外版TikTok在台灣流行,而該平台的母公司是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受到中共當局的管控。
分析:公民社會反制威權作用大
台灣智庫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吳瑟致對《大紀元》表示:「民主社會的珍貴價值在於自由吸收多元訊息及享有不受限的言論自由。當威權體制試圖透過數位科技擴張影響力時,民主社會的反制力量極為強大。」
他進一步分析「逆統戰」效應的機制,「民主社會如海綿,能雙向吸收與釋放多元訊息,而威權體制面對多元訊息的反擊時,只能被動封鎖或制定更多限制性規範,這暴露了其數位影響力的天花板局限。」
吳瑟致強調,此事件證明公民社會在抵制威權擴張中的關鍵作用,無需政府介入即可形成高效自發抵制。然而,他也提醒,中共積極邀請台灣青年參與交流活動,部分帶有政治目的,台灣社會的警覺性仍需加強,民主防禦能力有賴全社會韌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