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達電廠爆炸 議員質疑趕工釀禍

台電興達電廠新2號機在9日晚間試運轉時,疑似天然氣外洩爆炸,引發當地居民恐慌。然而,該廠公安問題早已存在,審計部報告指出,自2022年至2024年間,室內煤倉每年都會自燃悶燒,合計多達255次。高雄市議員邱于軒質疑,新2號機恐因急著上線才會釀禍。
據悉,興達電廠燃煤1號機、2號機組已先後除役,轉為緊急備用設施;而3號機、4號機組也因許可證到期,預計分別於2025、2026年除役,未來不會再作為主要發電機組。依台電公司規劃,將設置3部裝置容量各1,300MW(兆瓦)的燃氣複循環機組,原定分別於2023年、2024年、2026年陸續上線發電,但受疫情影響,延後1年3個月至2年不等。
審計部調查,新1號、新2號、新3號燃氣機組採統包方式於2021年1月7日開工,商轉日期分別為2023年7月1日、2024年7月1日及2026年1月1日,但施工過程中,基樁工程因地質條件不佳大幅延長工期、遭遇疫情等因素,致計畫執行進度落後,因此修正要求廠商須分別於2025年6月30日、2026年3月31日及2027年3月31日完成。
由於新機組延期上線,期間須由燃煤機組等替代供電,影響電力調度。台電公司表示,新1號機已於2025年2月進行試運轉,新2號機預計2025年底接受調度,且2025年、2026年已規劃新增再生能源及大潭7號機、台中新1號機等新機組陸續上線供電,將改善調度策略,並透過電力交易平台、引進儲能等分散式電力資源維持穩定供電。
邱于軒質疑,新2號機原預計延後至2026年3月31日才商轉,但台電硬是把日期提前到今年底,恐怕是為了因應政府「非核家園」政策的電力調度急著趕工,在機組還不穩定的狀態下強行試運轉才會釀禍;高市府長期對興達電廠態度消極,煤倉3年來自燃超過200次,市府竟完全不知情。

審計部在報告中提到,興達電廠既有燃煤1、2號機已除役並轉為緊急備用電力設施,3、4 號機自2024年10月起至2025年3月底止環保停機6個月,後續啟動時程尚未明確,台電公司為符合整體燃煤電廠煤炭儲存安全存量達30天的規定,仍購收煤炭9.47萬公噸(約占安全存量1.29天)儲放,但自2022年1月至2024年11月底止,室內煤倉每年自燃悶燒分別68次、164次、23次,已函請台電檢討改進。
此外,立委黃健豪10日聲稱,他接獲吹哨者爆料,認為此次爆炸恐是焊接出問題。由於高溫焊接和一般焊接不同,施工團隊需要有高溫焊接執照,過去第一期是台灣團隊執行,但第二期是由移工執行,移工是否持有執照、執照是否依法取得等都有待調查釐清;尤其台中燃氣機組與興達電廠是同個承包商,他擔憂恐不只是個案,應全面清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