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防戰略不再盯中俄?立委:以偏概全

外媒報導,美國新國防戰略草案提議,將重點改為優先保護美國本土,而非對抗中、俄。對此,立委王定宇7日指出,這有以偏概全的問題,應該要看整體戰略,而非僅根據單一文件;台灣安全的責任當然是靠自己,但盟友間建構的安全網絡和威懾力量也是重要面向,片段曲解盟友的戰略政策,並不符合台灣的國家利益。
王定宇表示,媒體報導「美國新國防戰略」,似乎是從全球轉為本土防衛,但是這明顯有「以偏概全」的問題。基本上要完整看看美國的多份報告、決策形成的整體戰略,而非僅根據單一一份文件。
4方面看美國整體安全戰略
他也列舉四件幾乎同時在進行的議題,可以比較完整分析美國整體安全戰略。
第一、國防戰略聚焦本土、西半球。王定宇表示,美國五角大廈正擬定新版《國防戰略》(NDS)草案,傾向將焦點聚焦優先保護美國本土和西半球安全。儘管最終版本尚待調整,但此舉已顯示川普政府在國防政策上的調整方向。
第二、五角大廈強化「拒止式防衛」與印太部署。王定宇說,根據近日曝光的中情局內部簡報,美國國防部長所批准的「暫時國防戰略指導」提出以「拒止防衛」為核心策略。
王定宇解釋,這是加強印太區域能力,包括部署潛艦、轟炸機、特種部隊,並敦促台灣自強防衛。這標誌著美方在維持戰略模糊之餘,也提升了對台灣防衛的實際支持。
第三、強化聯盟與軍演,對中共形成戰略威懾。王定宇表示,美國與亞太盟友展開大規模聯合軍演,旨在提升共同應對中共可能入侵台灣的準備能力,但也暴露盟友間對美承諾的信任缺失。此外,美國防長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中直言,中共對台灣的侵略威脅「迫在眉睫」,呼籲盟友加強防務合作。
王定宇說,第四、盟友需要提高自我防衛能量,雖然美國國防部的政策傾斜與軍事部署,讓台灣看到美國意圖提升印太威懾能力,也強化對台承諾的實質可信度。但美方強調「拒止防衛」與盟友共擔,要求台灣等盟友必須增加防衛預算與自主能力,包含延後可能的共軍攻台時間等。
「台灣安全的責任當然是靠我們自己」,王定宇表示,但是盟友間建構的安全網絡和威懾力量,也是重要面向,片段曲解盟友的戰略政策,在盟友間無端製造疑慮,並不符合台灣的國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