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歲三寶媽腦中風 竟是心臟小孔沒關上

卵圓孔為胎兒心臟左右心房間的天然開口,出生後大多逐漸自然閉合。(123RF)
卵圓孔為胎兒心臟左右心房間的天然開口,出生後大多逐漸自然閉合。(123RF)

文/記者黃玉燕

「我為什麼會中風」?42歲邵小姐育有3子,去(2024)年突發左側麻木無力,緊急送醫診斷為缺血性腦中風,經治療並恢復後,先後再做了抽血、超音波、核磁共振、長時間心電圖及罕病檢測等檢查,仍找不出真正病因,最後被歸類為不明原因的「隱源性腦中風」。

臺中榮總神經內科醫師王其聖指出,腦中風是成人失能主因,然而,當排除心房顫動、血管粥狀硬化及血液疾病等原因後,仍有三成患者被歸類為隱源性腦中風。隱源性腦中風有30~50%的病人,經檢查發現有「開放性卵圓孔」,這可能是造成中風的重要因子之一。

什麼是「開放性卵圓孔」?

「卵圓孔」是胎兒心臟左右心房間的天然開口,出生後大多逐漸自然閉合,但成人約每4人就有1人未閉合,在特定情況下,靜脈中的血栓可能經卵圓孔進入動脈,送往腦部引發「腦中風」。

王其聖指出,目前國際上針對60歲以下的卵圓孔相關腦中風有治療指引,不過,對於60歲以上、合併開放性卵圓孔的中風患者,過去缺乏關閉術的有效實證,和一致性的治療建議,臨床多採吃藥保守治療。

2013~2023年,中榮院內個案分析結果顯示,不論年齡,對開放性卵圓孔導致腦中風患者,施予心導管卵圓孔關閉術,可使再中風風險降低90%。使用經顱超音波加上「微小氣泡測試」進行偵測卵圓孔,如發現有開放性卵圓孔,可利用心導管免開刀關閉。◇

「卵圓孔」是胎兒心臟左右心房間的天然開口,出生後大多逐漸自然閉合,但成人約每4人就有1人未閉合。「卵圓孔」是胎兒心臟左右心房間的天然開口,出生後大多逐漸自然閉合,但成人約每4人就有1人未閉合。(記者黃玉燕/攝影)
延伸閱讀
心臟與大腦 會記下每一個憤怒的時刻
2025年07月11日 | 3個月前
人工甜味劑或直接導致心臟健康問題
2025年07月17日 | 3個月前
研究:住機場附近,心臟病風險高
2025年02月21日 | 8個月前
搶救腦中風 區域聯防不漏接
2025年02月13日 | 8個月前
控糖不佳 糖友中風危險高4倍!
2025年01月24日 | 9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