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財報優於預期 股價盤後卻仍跌逾3%

圖為輝達標誌資料照。(記者宋碧龍/攝影)
圖為輝達標誌資料照。(記者宋碧龍/攝影)

【記者陳霆/綜合報導】

輝達(Nvidia)週三(27日)公布第二季財報,整體營收與獲利優於華爾街預期,但最受矚目的數據中心營收略低於市場估計,且在第三季展望中排除中國市場銷售。這些訊號引發投資人對成長趨緩的疑慮,輝達股價在正常交易時段小幅收高後,盤後下跌逾3%,市值蒸發超過1,200億美元。

營收與獲利穩定成長

輝達第二季中營收達467億美元,年增長56%,高於華爾街平均預期的約462億美元。淨利達264億美元,調整後每股盈餘(EPS)為1.05美元,也優於分析師預期。

數據中心部門仍是公司最大業務,營收達411億美元,雖較去年同期成長56%,但略低於分析師估計的413億美元。遊戲部門營收為42.9億美元,高於預測的38億美元;汽車部門則為5.86億美元,略低於預估。

第三季未計入中國銷售

輝達預估,第三季營收將達540億美元,上下浮動2%,與華爾街平均預期相符,但低於部分分析師原本預測的逾600億美元。公司在財測中並未計入對中國的出貨,顯示該市場仍存在高度不確定性。

財務長克瑞斯(Colette Kress)表示,公司「主權AI」計畫今年將貢獻約200億美元營收,並預期到2030年,全球AI基礎設施支出可能累計達3兆至4兆美元。

執行長黃仁勳則在電話會議中指出:「我們正處於建設的起點。」

中國因素與政策風險

中國市場仍是輝達前景中最大變數。公司在第二季並未對中國銷售H20晶片,僅有一名境外客戶購買了價值6.5億美元的H20晶片。

川普政府今年稍早曾禁止先進AI晶片出口,使輝達第二季損失約80億美元營收。本月初,華府放寬部分限制,但要求輝達繳交中國銷售收入的15%給美國政府,不過目前該措施尚未寫入正式法規。

輝達在財報中警告,任何強制分成的安排「可能使我們面臨訴訟,增加成本,削弱競爭力,並讓未受此規範的競爭對手受益」。

北京當局則鼓勵政府系統減少使用美國技術,進一步加深外界對中國需求前景的疑慮。Running Point Capital投資長舒曼(Michael Ashley Schulman)直言:「輝達最大瓶頸不是矽(半導體材料),而是外交。」

股價表現與市場反應

財報公布當天,輝達股價在正常交易時段小幅收高至181.77美元,但在盤後最終收於176.01美元,下跌約3.2%。路透社指出,這反映投資人對公司展望未能再度「大幅超預期」感到失望。

過去兩年半,輝達股價已上漲逾10倍,市場失望幾乎無可避免。

eMarketer分析師伯恩(Jacob Bourne)也警告,數據中心雖規模龐大,但AI應用的短期回報仍難以量化,超大規模雲端服務業者的支出,可能在非核心業務上收緊。

同時,市場上也浮現AI是否過熱的疑慮。OpenAI執行長阿特曼(Sam Altman)上週表示,AI市場已出現泡沫,並將其比喻為1990年代的網路泡沫。他說:「投資人整體對AI是否過度興奮?我的看法是肯定的。但AI是否是近代最重要的發展?我的看法也是肯定的。」

阿里巴巴聯合創始人蔡崇信、橋水基金創辦人達里歐(Ray Dalio),以及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Apollo Global)首席經濟學家史洛克(Torsten Slok)也在今年陸續發出類似警告。

部分研究者仍認為,AI產業長期基本面仍強勁,但這些警告,也使市場出現科技企業估值過高的擔憂。◇

★相關閱讀:
延伸閱讀
華為雲重組 資源投入AI領域
2025年08月27日 | 7天前
郭智輝閃辭經長 童子賢抱屈
2025年08月24日 | 10天前
歐盟將站隊美國 限AI晶片流向中共
2025年08月24日 | 10天前
黃仁勳快閃來台 為新晶片會台積電
2025年08月22日 | 12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