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豐銀將清理沉睡電子票證聯名卡

【記者侯駿霖/綜合報導】

在非現金支付日益普及的趨勢下,台灣銀行業正經歷一場深刻的營運策略轉變。近日兆豐銀率先開出公股行庫第一槍,將針對長期未使用的電子票證聯名卡進行大規模整頓。此舉不僅象徵官股銀行告別以往的保守作風,更預示整體金融業將進入重視成本效益的全新時代。

兆豐銀行宣布,自明年起旗下信用卡或金融卡附加的悠遊卡、一卡通或icash功能,若超過一年未有自動加值紀錄,卡片到期後將不再續發具備電子票證功能的卡片。

銀行業者透露,這項決策背後隱藏著龐大的成本考量,因為每發行一張附加電子票證功能的卡片,銀行必須支付大約50元的授權權利金給電子支付公司,對發卡量動輒數百萬張的大型銀行而言相當可觀。

長期以來,中國信託、台新、永豐及玉山等民營銀行已實施類似的成本管考機制,清理低度使用的「沉睡卡」或「呆卡」,但官股行庫的策略始終相對保守。此次兆豐銀的跟進策略反映出銀行業正從過去追求發卡量、市占率的思維轉向重視客戶活躍度與營運效益的經營模式。

據金管會統計,6月全台信用卡簽帳金額達到3,937億元,月增219億元,終止連3月下滑趨勢。金管會分析,簽帳金額回升主因5月底端午節連假的消費遞延入帳,以及暑期旅遊旺季帶動的休閒支出增加。不過上半年累計刷卡金額大約2兆2,499億元,仍然年減4.08%,主要受報稅季排擠消費預算的影響。6月銀行簽帳金額由國泰世華銀行的685億元奪冠,中國信託銀行671億元緊追在後;發卡量方面,玉山銀行單月發出18.7萬張新卡,拿下發卡王寶座。◇

延伸閱讀
教團批教育部 避談教師人力短缺
2025年08月25日 | 1天前
純網銀陷困境 專家籲打造新藍海
2025年08月25日 | 1天前
品保選理監事傳黑箱 協會稱合法
2025年08月25日 | 1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