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碎」血管硬石 七旬翁不再「心痛」

高醫團隊引進最新血管內震波碎石術,協助蔡先生(右三)揮別心痛。(記者方金媛/攝影)
高醫團隊引進最新血管內震波碎石術,協助蔡先生(右三)揮別心痛。(記者方金媛/攝影)

【記者方金媛/高雄報導】
70多歲的蔡先生,因多年糖尿病併發症導致血管壁逐漸鈣化,堅硬如大理石,讓他飽受心絞痛折磨,還擔心心肌梗塞風險。所幸接受了「血管內震波碎石術(Intravascular Lithotripsy, IVL)」震碎深層鈣化組織,讓他的血管完全擴張並順利裝上支架,術後恢復良好也無併發症。他說,「現在爬樓梯不會喘了,全身感到很輕鬆!」


據統計,心血管疾病(CVD)是國人十大死因第二位,僅次於癌症。心血管疾病當中,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約佔79%,整體 CVD 盛行率約7.7%,和亞太地區國家相當(如中國7.8%、日本8.9%),尤以65歲以上族群增長最快,導致失能與醫療支出飆升。

因心絞痛、氣喘等問題,蔡先生到高醫求診,經心導管檢查發現血管有嚴重的環狀厚重鈣化,在接受兩次「鑽石旋磨術」治療後,仍無法有效打通血管以放置支架;原本需使用冠狀動脈繞道手術進一步治療,但因開胸手術風險較高,讓蔡先生一直遲疑。而新血管內震波碎石術讓他隔日即可返家休養,很快回復原本生活。   

高醫老年醫學科主任方姿蓉表示,動脈粥狀硬化會導致血流不暢,影響心臟、腦部與周邊組織灌流,不僅增加心肌梗塞與中風風險,也可能加速肌少症與身體功能衰退。老年人因血管與骨骼肌同步退化,若合併動脈硬化,容易出現步態不穩、跌倒、行動能力下降等問題,甚至導致失能、喪失生活自理能力。               

高醫心臟血管內科主任許栢超表示,重度血管鈣化病灶已成為心導管治療的重大挑戰,傳統處理如旋磨與刮除技術雖有效,但操作複雜、風險較高,限制其廣泛應用。血管內震波碎石術靈感來自泌尿科碎石術(ESWL),透過震波能量選擇性破壞鈣化組織、保留血管組織彈性,操作簡便且安全性高。臨床研究已證實其能提升支架擴張成功率與遠期通暢性,近年應用迅速擴大。

高醫老年醫學科兼心臟內科醫師林子傑表示,IVL技術可搭配鑽石旋磨術,有效開通困難鈣化病灶,成功置放支架,病人不需要被迫接受繞道手術;因其可精準打擊病灶,血管傷害小,隔天就能出院;高齡患者能及早接受心導管治療,可減少心絞痛症狀;急性後期透過心肺復健與老年醫學整合照護,可協助維持良好生活品質,早日回到熟悉社區環境。◇

延伸閱讀
傳統智慧 眼針療法守護靈魂之窗
2025年07月17日 | 1個月前
男性女乳症 整外協助找回自信
2025年07月15日 | 1個月前
黑斑、白斑 惱人的色素疾病
2025年06月24日 | 2個月前
8次試管打針千次 勇婦升格三寶媽
2025年05月07日 | 3個月前
孩子坐不住? 「AI椅」可偵測過動症
2025年04月17日 | 4個月前
傳遞無私的愛 最無價的母親節禮物
2025年04月24日 | 4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