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官員難登高位 分析:中共官場衝突增

分析指出,中共官場新老交替衝突加劇。示意圖。(Nicolas Asfouri/AFP)
分析指出,中共官場新老交替衝突加劇。示意圖。(Nicolas Asfouri/AFP)

【記者寧海鐘、駱亞/報導】

中共將在10月迎來四中全會,近來頻傳官場會出現「新老交替」,不過目前中共70後(1970年後出生)正省部級官員寥寥無幾,中共中組部又連發兩文貶斥年輕幹部,引發外界對中共官場換血的關注。

中共高階幹部 晉升速度放慢

8月17日,新加坡《聯合早報》發文,盤點中國8省市過去半年更換的中共黨委專職副書記,其中半數為70後副省級官員,全國70後省級「三把手」由此增至七人。據分析,這種職位協助一把手抓黨建,難出政績;這些人一旦在2027年中共二十一大前地方黨委換屆未獲晉升,仕途上升空間將被大幅壓縮。

該報導認為,目前中共高階幹部晉升速度明顯放慢,正部級幹部大多是在1966年以前出生,群體顯著老化,省級黨委書記中遲遲未出現70後。

《大紀元》記者整理公開資訊發現,目前中共年輕省部級官員屈指可數,其中包括盧東亮(1973年12月出生,現任山西省委副書記、省長,二十屆中央候補委員)、劉捷(1970年1月出生,曾任浙江省委副書記、省長,中共第二十屆中央候補委員)、阿東(1970年11月出生,現任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李雲澤(1970年9月出生,現任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二十屆中央候補委員)。

與年輕官員難上位相反,近年中共高層破例延退掌權的情況很多,除了習近平修憲破除延任限制,還有一批超齡任職的高官,如軍委副主席張又俠、外長王毅、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國台辦主任宋濤、最高檢察長應勇等。

更有一批相對年輕的官員意外失勢或出事,如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胡春華、前外長秦剛和最近傳出被查的中聯部部長劉建超。

中國問題專家王赫表示,習近平要長期任職,把中共過去的許多規矩都打破了。因為習要用他放心的人,覺得這個人忠誠可用,年齡再大也留著。同時過去形成的幹部梯隊也完全打破了,鄧小平時代推行的幹部年輕化發生了逆轉,現在是搞幹部老齡化,五十多歲當上正省部級幹部的人屈指可數。

中組部連發文章貶斥年輕幹部

北戴河會議期間,中共中組部下屬的《中國組織人事報》連發兩文貶斥年輕幹部,先是在8月8日發表〈年輕幹部培養需「文火慢燉」〉一文,批評一些地方對培養年輕幹部「出現急於求成的傾向」,片面追求領導班子結構的年輕化。該文並稱這些人或許在職位上達到了「年輕」標準,卻「難以真正堪當大任」;再來是於8月13日刊發〈嚴防年輕幹部「起步就跌倒」〉一文,引述了湖北沙洋縣分析近五年35歲以下官員落馬案件。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員沈明室對《大紀元》表示,中組部連續發文來貶斥年輕幹部的缺點,其實跟高層權力鬥爭有關係。有可能發這些文章就是針對習近平的用人問題進行批判,或者是針對他提拔上來的某些年輕人的批判,中共在掀起鬥爭前都會做些理論鋪墊。

沈明室表示,習近平識人不明,提上來的年輕幹部許多涉及腐敗,像秦剛這樣的。但這些人出事的根源在於派系鬥爭。比如原中組部部長李干傑被年齡更大的石泰峰取代,很明顯是派系考量而不是年齡的考量。

王赫對《大紀元》表示,中組部炒作年輕幹部問題,就是帶風向,至少是為當局的人事政策辯護,存在甩鍋的可能性。但與此同時,因為晉升受壓,本來年輕官員們都已經很惱火,中組部發這類文章等於挑起事端,加劇矛盾。當然也可能是有人故意在煽風點火。

王赫認為,中共目前正部級的職位基本上都是60後官員,年齡偏大,還有超齡任職的高官滯留官場,令70後、80後累積怨氣,心生不滿,給政局帶來不穩定性。◇

★相關閱讀:
延伸閱讀
專家:中國網路防火牆 變更嚴厲
2025年08月20日 | 2天前
央企大甩賣 光電風電成燙手山芋
2025年08月19日 | 3天前
補貼換股權 美國推動晶片本土化
2025年08月20日 | 2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