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產媽媽 育兒3年燒88萬

圖為中國上海埔東地區的小學生。(JOHANNES EISELE/AFP/Getty Images)
圖為中國上海埔東地區的小學生。(JOHANNES EISELE/AFP/Getty Images)

【記者方曉/報導】

近日,中國社群媒體上的一篇貼文在網路引發熱議,一位上海中產、育有兩個孩子的媽媽表示,她起初抱持著「佛系」養娃的態度,以為可以省力省心,但當她翻開小女兒三年來的開銷帳本時,發現總花費高達21萬元(人民幣,下同;約新台幣87.8萬元),令她深感焦慮。

這位居住在上海徐匯區的媽媽,大女兒讀初二(國二),小女兒則剛邁入匯師小學三年級。

課後高端托育、學才藝 盼贏在起跑

這筆高昂的費用主要分為四個部分:

課後高端托管:超過5.5萬元。這位媽媽表示,校服、餐費都是小開銷,真正的「吞金獸」是學校旁的高端托育中心。這裡不僅提供作業輔導,還開設海派剪紙、話童謠傳唱等特色課程,確保孩子能贏在起跑線。

深度研學之旅:花費2.3萬元。家長帶孩子去上海小眾文化地標「打卡」,在豫園實景解謎,探訪江南園林的巧思;或驅車前往南匯滴水湖的上海天文館,體驗「小小宇航員」。這些經歷都成為孩子作文的絕佳素材,為升學履歷增光添彩。

海派藝術學藝:一年花費5.2萬元。該名媽媽表示,女兒在上海音樂廳觀看評彈(一種曲藝)表演後被「圈粉」,因此為其報名了專業課程,並購買二手三弦(樂器)。最終女兒在「上海之春」青少年比賽中獲獎,讓家長覺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專注力干預:花費1.5萬元。因為孩子寫作業拖拉、上課走神,經醫院專業測評,被確診為「專注力發展遲緩」。為此,家長接受醫生建議,制定了包括藥物、心理諮詢和感覺統合訓練等系統干預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這份動輒二十多萬元計的育兒帳單,與中共官方近期發布針對3歲以下兒童,每年發放3,600元(約新台幣1.5萬元)的「育兒補貼」政策形成了強烈對比。這不僅揭示了官方補貼與中產家庭實際育兒成本之間的巨大鴻溝,也突顯不同家庭階層在育兒投入上的天壤之別。

帶孩子出國旅行增「炫耀資本」

這位媽媽的「吐苦水」,被部分網友戲稱為「凡爾賽式」的焦慮。不過很多網友表示,它真實的呈現了一線城市中產家庭在教育投資上的瘋狂與無奈。

擁有十萬以上粉絲的上海博主「梅大師」表示,上海中產家庭的孩子普遍「見過世面」。從奧數(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到馬術,只要有錢,在上海幾乎沒有什麼活動是參加不了的。

「梅大師」說,中產家長們熱衷於帶孩子出國旅行,從日本、韓國到東非看動物大遷徙,目的不僅是開闊眼界,更是為了給孩子增加「炫耀的資本」。他指出,中國很多中產家庭的旅行是「打卡式」的,他們追求的是在朋友圈發布「來過」的證明,而不是真正的深度體驗。

這位媽媽所列舉的費用,正是一個典型中產家庭被迫捲入「育兒競賽」中的縮影。

在當前社會,這種高投入的育兒模式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現象。它反映出中產階層在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和升學壓力下,為確保孩子未來優勢所做的巨大努力。然而,這場遊戲的代價,不僅是家庭財富的消耗,更是家長與孩子身心的雙重壓力。◇

延伸閱讀
本能的幫孩子解決問題,錯了嗎?
2025年05月27日 | 3個月前
烏克蘭拒中共參與安全保障
2025年08月22日 | 10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