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軍購特別預算7千億 國防部:依敵情需求編列

國防部副部長柏鴻輝(左)12日在立法院備詢。(記者宋碧龍/攝影)
國防部副部長柏鴻輝(左)12日在立法院備詢。(記者宋碧龍/攝影)

【記者吳旻洲/台北報導】

國防部籌編軍購特別預算,外傳規模可能達7千億元。國防部副部長柏鴻輝12日表示,明年度預算編列遵從總統賴清德指導,達GDP(國內生產毛額)的3%;至於特別預算,國防部依敵情威脅和需求編列,還在作業中。立委王定宇則說,依目前了解,7千億這個數字並不正確。

賴清德近日宣布2026年國防支出將達GDP的3%以上,目前國防部正籌編明年度國防預算與軍購特別預算,外傳軍購特別預算將會編列超過6千億元、甚至上看7千億元。

對此,柏鴻輝12日在立法院受訪時表示,明年國防部的預算編列,都會遵從賴總統指示達到GDP的3%,而特別預算的內容,都會依照敵情威脅和需求編列,目前還在作業中。

立委揭2大理由編列特別預算

王定宇則表示,依目前了解,沒有7千億這個數字,相關臆測數據並不正確。國防部所研擬的特別預算,主要為跨年度支應防衛必要支出,並強化自我防衛力量,額度及細節仍待國防部確認。

王定宇說,此次編列特別預算有兩大理由,一是因應中共對台威脅日益加劇、確保防衛所需支出;二是與國際民主盟友建構防衛體系與安全網絡。賴總統已揭示,國防預算支出要達到GDP的3%以上,因此跨年度的防衛力量建構須透過特別預算支應。

他說,預算方向包括建構類似「鐵穹」的多層次防空體系,因應各種彈體與無人機威脅,保護國家重要設施與人民生命財產;發展不對稱戰力,讓中共武力犯台將面臨「地獄景象」以嚇阻衝突;強化戰備重生,補充明顯不足的彈藥與武器庫存,並提升本土生產量能,透過技術移轉與合作生產,讓台灣成為全球軍工供應鏈的一部分。

圖為今年7月國軍「漢光41號」演習實兵操演,愛國者防空飛彈車進駐台北市觀山河濱公園。圖為今年7月國軍「漢光41號」演習實兵操演,愛國者防空飛彈車進駐台北市觀山河濱公園。(記者宋碧龍/攝影)

此外,王定宇也說,預算將全面提升感知系統,監偵中共各類威脅,並結合自動化與AI(人工智慧)建構快速反應機制。他強調,這是一項分7年推動的重大投資,將使台灣防衛實力「往上提升好幾格」,並成為經濟與民主發展的重要基礎。

王定宇強調,7千億這個數字並不正確,外界傳聞明顯有誤。他也呼籲,國防與國家安全不分朝野黨派,應給予最大支持。至於細部項目與機密內容,將待國防部籌備完成後送交立法院國防委員會審查,國會可依公開或機密方式監督。

美俄會談結果 恐衝擊台灣?

另外,針對有美國國會議員警告,美、俄元首15日將會面,如果俄羅斯總統普亭從俄烏戰爭中得利,下一個遭殃的恐怕是台灣。柏鴻輝表示,這是一個假設性的議題,因為談判還在進行中,而談判結果也是國際關心的重要議題。就台灣而言,國防部立場永遠是備戰不求戰,我方準備越充分,敵人就不敢輕啟戰端,這是國防部努力的方向。◇

延伸閱讀
房仲業寒冬 近1/4業績衰退6成
2025年08月11日 | 3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