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運用公開情報 揭共軍部署地圖

應對中共威脅,強化全民防衛國家意識已成為重中之重。年僅26歲的師大研究生溫約瑟,完成一張包含中共陸海空三軍等座標的部署地圖,如今,已累積超過7千筆標記,引起不少海內外軍事專家關注。
據新唐人報導,溫約瑟創建「中國人民解放軍基地及設施」地圖,包含中共陸海空三軍、飛彈部隊等座標的部署地圖,如今地圖已累積超過7千筆標記。他9日發表新書《請支援搜尋!你也可以用公開資訊破解共軍行動!》,分享如何運用公開來源情報(OSINT)揭露共軍動態。
針對「公開情報」的定義,溫約瑟表示,目前學術上尚無明確、清晰的定義,他個人認為,是「透過影像要素的提取、處理、分類,並分析其中之地理空間數據,從而產生趨勢性認知,並回答、證明某特定問題」。
溫約瑟分享,透過搜尋引擎、社群媒體、中國境內文件與刊物、官媒報導等管道,可以獲得大量的共軍資訊,再透過Google Earth、SunCalc等免費工具的應用,辨別共軍部隊單位、營區位置等動態;他在書中也以公開來源情報,揭露去年4月19日才成立的共軍信息支援部隊相關資訊。
至於共軍以遮掩或打馬賽克等方式避免情報外洩,溫約瑟表示,「解放軍是很愛宣傳的軍隊」,只要央視持續報導共軍動態,就會繼續有各種公開情報素材可以運用。
他也指出,透過公開情報進行事實查核,也能預警戰爭,例如俄烏戰爭前,西方的公開情報社群即透過谷歌地圖(Google Maps)披露俄烏邊境不正常的塞車情況,判斷戰爭即將爆發;歐美國家在公開情報研究比較早起步,但從未有著作探討運用開源情報研究共軍,因此他撰寫《請支援搜尋!》一書成為先鋒。
專家:共軍行動會更謹慎保留
新書發表會邀請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教授兼所長郭育仁、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副教授林穎佑、備役少將郭力升等人出席。
郭力升致詞表示,從軍方情報研析角度,當敵方的意圖被我方所掌握,敵方只有兩個方案,一是放棄既有的行動方案,二是改變原本的計畫作為,所以當溫約瑟等人在網路上發表共軍的動態時,相信中共的相關軍事舉措會更加謹慎與保留。
林穎佑指出,《請支援搜尋!》新書能讓人一窺共軍部分現況,更是一本教學的工具書,期盼更多有志青年投入研究共軍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