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外長熱門人選劉建超 傳被帶走

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下稱中聯部)部長劉建超7月底結束外訪行程後未公開露面,有消息指他被當局帶走問話。由於正值中南海高官及元老參與的北戴河會議期間,外界認為涉及中共高層政治權鬥、人事布局及四中全會議題。
《華爾街日報》當地時間9日報導稱,知情人士透露,曾被視為中共外長人選的劉建超,在7月底結束訪外行程返回北京後即被當局帶走問話,原因未明。中聯部負責中共與外國政黨、政治組織的交往與聯絡工作;如果劉建超被查屬實,這是在習近平親自提拔的秦剛2023年遭拔除外長職務以來,目前已知涉及中共外交系統的最高級別調查。
劉建超生於1964年2月23日,吉林德惠人,1982年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簡稱北外),1986年在英國牛津大學國際關係系進修,1987年回國後任中共外交部翻譯室科員。任職過外交部新聞司副司長、司長、外交部發言人、駐菲律賓大使和駐印尼大使、外交部部長助理及二次擔任外交部新聞司司長;2015年後進入中紀委及地方省委紀委任職,亦曾擔任中共國家預防腐敗局副局長、中央紀委國際合作局局長,讓他有了王岐山人馬的色彩;2018年3月至2022年5月任中央外事辦副主任,6月正式出任中聯部部長。劉亦是二十屆中央委員。
《華爾街日報》稱,未能聯繫到劉建超、中聯部與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取得他們的評論;中共外交部也未立即回應置評要求。目前中聯部網站仍將劉建超列為部長。
近日正值中南海高官及元老北戴河會議期間,外界分析這個祕密會議會涉及中共高層政治權鬥、下屆高層人事布局,四中全會議題等。時事評論員李林一對《大紀元》表示,這個時間點傳出外長熱門人選劉建超被查,不管他是屬於哪一派系,都透露出北戴河會議的確不平靜,圍繞習近平權力是否穩固及四中全會習近平退留,以及下屆人事布局的權鬥等問題,恐怕正白熱化。
日本資深媒體人矢板明夫8月11日在X平台發文表示,劉建超出事應該和中共高層的路線鬥爭有關係,他認為,劉建超是下一任外交部長的熱門人選,如果他被拿下,因為沒有接班人,71歲的王毅很有可能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繼續擔任外交部長,這或許正是共產黨內某些人的目的。
他分析,劉建超長年在沒有油水的「清水衙門」工作,就算是貪汙,金額也不可能太大;說他洩密,也不太可能,因為他已經是正部級官員,政治前途又被看好,應該沒有什麼動機,最大的可能是被政敵幹掉。
他表示,中共政府內最重要的兩個部就是國防部和外交部,官員一再出事,說明權力中樞出現了動盪。他認為,習近平的外交政策,究竟要「對美協調」還是「對美強硬」,一直搖擺不定。劉建超應該是成了兩條路線鬥爭下的犧牲品。劉被拿下,說明對美強硬派占了上風。中美對立,在相當一段時間內應該不會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