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國銀營收穩健 報告:留意信用管制與國際風險

【記者侯駿霖/台北報導】

KPMG安侯建業5日發布〈2025台灣銀行業報告〉,台灣金融三業(銀行、保險、證券期貨)稅前盈餘達新台幣1.06兆元,創歷史新高,銀行業貢獻超過五成。不過,在央行收緊信用管制、各國關稅及美中爭端等因素下,金融發展烏雲籠罩,預期財富管理、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台灣個人投資儲蓄專戶(TISA)將是下一個突破點。

KPMG安侯建業報告指出,根據金管會統計,2024年本國銀行營業收入年增13.8%,達3.83兆元,連續3年雙位數成長,海外獲利更創871.6億元新高,顯示國銀長期布局形成穩固規模經濟。然而,中央銀行信用管制、美中貿易爭端及地緣政治等風險,為2025年獲利前景蒙上陰影,業者需積極應對。

KPMG金融服務產業主持會計師李逢暉表示,政府推動「財富管理新方案」及「亞洲資產管理中心」計畫,目標6年內新增1兆美元資產管理規模。相關法規鬆綁,如放寬高資產客戶門檻、允許設立家族型資產管理公司,將促進銀行財富管理升級,實現「台灣錢財由台灣管理」,並吸引海外資金,提升國際競爭力。

李逢暉強調,TISA制度搭配成本優勢的投資商品,可望帶動全民理財風氣,為銀行財富管理業務注入動能。國銀在溫和成長環境中,需平衡潛在風險與政策紅利,把握新機遇。◇

延伸閱讀
中國假銀飾被爆 致癌物超標千倍
2025年07月28日 | 8天前
OPEC+9月將增產 國際油價下跌
2025年08月04日 | 1天前
重啟核三 民團憂威脅健康、安全
2025年08月04日 | 1天前
史學大師許倬雲辭世 享耆壽95歲 
2025年08月04日 | 1天前
袁紅冰宣布成立保台志願軍
2025年08月04日 | 1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