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關稅談判簽保密協議 盧秀燕領中部縣市喊公開

台中市長盧秀燕(左1)於活動會後,公布中部八縣市首長聯合向中央提出「15項解方」,包括公開關稅談判內容及交換條件等,盼降低中部業者關稅衝擊。(記者黃玉燕/攝影)
台中市長盧秀燕(左1)於活動會後,公布中部八縣市首長聯合向中央提出「15項解方」,包括公開關稅談判內容及交換條件等,盼降低中部業者關稅衝擊。(記者黃玉燕/攝影)

【記者黃玉燕/台中報導】

台灣暫時性對等關稅為20%,總統賴清德近日對外表示,因談判遵守國際慣例簽有保密協定,在確定最後稅率前不得公開談判細節,待談判完成,會向國會報告並取得國會同意。對此,台中市長盧秀燕等八縣市首長3日聯合向中央提出「15項解方」,包括公開關稅談判內容及交換條件等,盼降低中部業者關稅衝擊。

中部八首長視訊畫面。中部八首長視訊畫面。(台中市政府提供)

包括台中等8縣市首長於「中台灣區域治理平台因應美國關稅」會後,向中央提出15項建議,包括持續談判更低稅率、穩定匯率、編列特別預算、普發1萬現金、公開關稅談判內容及交換條件、分散海外市場等。

盧秀燕指出,美國關稅壓力重創以出口為導向的產業命脈。中部地區涵蓋機械、自行車、手工具、精密工業等核心產業,受衝擊尤為嚴重。近期她接見非美國家使節,爭取協助分散市場,中市府也已動支第二預備金2,500萬預算,協助九大產業工會出國參展、爭取非美地區訂單。

盧秀燕指出,她支持中央編列特別預算對受創產業提供相關補助方案,並「從寬、從速、從簡」。而中央減列之地方補助款也應盡速回補,並「加速普發1萬元,因應水患及關稅雙重衝擊。並建議中央盡快公布受關稅影響的產業清單及其特定的稅則編碼,以便產業評估應對策略並有所依循。

盧秀燕也強烈要求,政府應立即公布與美方的談判內容、交換條件(如採購、投資、開放項目)及相應配套措施,讓全民和產業了解,而非以「仍在談判」為由拒絕公開,她說,因為其他國家即使持續談判,亦皆有公開其談判成果及交換條件。

在「保護農業堅守防線」,南投縣長許淑華也指出,雲林、南投都是台灣重要糧倉,去年美國進口稻米六萬噸,擔心政府在談判中提高噸數、或取消進口關稅,這將衝擊台灣農業,中央政府在談判中絕不能犧牲農業,希望在「不傷害農業」的前提下,強制要求進口農產品標示產地,以及對部分農產品(如稻米)實施總量管制,以降低對國內農業的衝擊。

延伸閱讀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