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罷免失敗 賴清德致歉:承擔所有批評

兼任民進黨主席的總統賴清德。(民進黨提供)
兼任民進黨主席的總統賴清德。(民進黨提供)

【記者常懷仁、戴德蔓/台北報導】

首波大罷免案以失敗落幕,民進黨主席賴清德30日表示,他知道許多人對罷免投票的結果有失落、遺憾,他要承擔所有批評,也要向所有投入的公民團體與支持者,深深致上歉意。

民進黨30日舉行中常會,對於罷免投票結果,賴清德致詞表示,都應該尊重接受。其中展現的民意,不論是對憲政體制的堅持、對國家安全和民主秩序的憂慮,或是期盼國家運作能夠有更多對話、減少對立,人民的每一份心聲,都是執政者的責任。

賴清德坦言,他知道許多人對於罷免投票的結果有失落、遺憾,民進黨做得不夠的地方,「我要承擔所有批評,也要向所有投入的公民團體與支持者,深深致上歉意。」面對未來,要把失落化為堅守信念的勇氣,把遺憾化為改革再出發的決心。

他說,因為大家一起為台灣站出來,更多公民開始關心、參與公共事務。公民的行動讓台灣的民主更有生命力,也提醒著所有政治人物必須時時刻刻尊重人民的意志,並且接受人民的監督,這是民主政治最根本的責任。

針對8月23日的第二波罷免投票,賴清德表示,民進黨會繼續與每一位在罷區努力的公民並肩同行,全力支援公民團體。他提到,已接受民進黨祕書長林右昌辭呈,也請副祕書長何博文代理祕書長的工作,帶領黨部同仁在災區協助人民復原,在罷區陪伴公民前行。

最後,賴清德向支持民進黨、支持民主信念的人說,台灣正面臨內外多重挑戰,他們都不會退縮。執政團隊會穩住陣腳、沉著應對,他們的使命是讓台灣繼續堅定向前走,讓民主不被擊倒。

蔡英文:上了一堂最實用公民課

前總統蔡英文30日出席數位李登輝特展開幕式,她致詞時表示,台灣的民主路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而是在諸多挑戰中凝聚團結的力量,一步一步開闢出來。在這一條民主的道路上,或許會遇到挫折與失望,但必須相信,每一次人民參與的民主行動,都是推動台灣民主前進的一大步。

蔡英文說,每個時代的台灣人都有自己的挑戰,在前總統李登輝的年代,有野百合運動捲起了推翻威權的巨浪,也有動員戡亂時期、舉行台灣第一次總統民選等改革,為台灣的民主政治展開新頁。「我們這一代,面對的是如何透過擴大公民參與,讓人民的聲音成為民主最關鍵的一部分」,進而深化精進民主制度,守護得來不易的民主與自由。

她特別向近期參與街頭行動的志工、返台投票的民眾致謝,無論如何,「我們都一起上了一堂最實用的公民課,這也證明了台灣的民主不是空泛的口號,而是深深扎根在人民的日常。」

蔡英文提到,李登輝曾說「推動民主化是長期的工程」,相信世世代代的台灣人都會為民主與自由持續努力,團結一心、並肩同行。◇

延伸閱讀
藍營籲總統內閣改組、順應新民意
2025年07月28日 | 3天前
王小棣:期待國民黨因藍委而進步
2025年07月28日 | 2天前
大罷免失敗 綠:痛定思痛檢討
2025年07月28日 | 2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