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匈牙利站/諾里斯一停策略奪冠

當地時間8月3日,F1大獎賽匈牙利站正賽經過70圈較量,邁凱倫車隊再次包攬了冠亞軍,英國車手諾里斯(Lando Norris)採用「一停」策略,力壓隊友、澳洲車手皮亞斯特里(Oscar Piastri)率先衝線,奪得冠軍。梅賽德斯英國車手拉塞爾(George Russell)獲得第三名。杆位起步的勒克萊爾僅列第四,與領獎台無緣。
力壓邁凱倫雙雄 勒克萊爾奪杆匈牙利的布達佩斯舉世聞名,是歐洲著名的文化之都之一。市中心有各種各樣的博物館,每年都吸引著眾多遊客慕名前來。亨格羅寧賽道(Hungaroring)距離布達佩斯市中心大約20公里。自1986年首次舉辦F1比賽以來,一直是F1賽歷上的固定項目。
亨格羅林賽道坐擁在一個美麗的環境中,如同一個天然的圓形劇場,人們可以欣賞到賽道周圍的山丘和森林,給車手和觀眾營造出一種迷人的氛圍,增加比賽吸引力。賽道原本長為3.975公里,2003年進行了大幅修改,加長至4.381公里,正賽比賽圈數由原來的77圈,減少為70圈。
亨格羅林賽道落差有34.6米,共有14個轉彎,被描述為「沒有圍牆的摩納哥」,屬於中低速型賽道,超車點不多。很多人認為在這條賽道上比賽,非常「枯燥」。由於賽道狹窄,而且有多個慢速彎,它也成為F1世界中最難超車、對車手要求最高的賽道之一。賽車在通過最後一個長彎駛後,會進入一條大直道,這裡是一個最好的超車點,成爲決定勝負的關鍵之地。
週六排位賽,法拉利摩納哥車手勒克萊爾(Charles Leclerc)表現出色,力壓邁凱倫「雙雄」奪得杆位,皮亞斯特里位居第二,諾里斯排名第三。紅牛荷蘭車手維斯塔潘(Max Verstappen)僅排在第八位;法拉利英國車手漢密爾頓(Lewis Hamilton)將從第12位起步。賽後,漢密爾頓非常自責,他表示:「我們的賽車沒有問題。另外一輛車拿到了杆位。我們可能需要換一個車手了。」
諾里斯用「一停」策略奪冠週日正賽,五盞紅燈熄滅,比賽正式開始。勒克萊爾起跑順利,保住領先位置。諾里斯出現失誤,掉到了第五位。一圈過後,諾里斯開始發動攻勢,過掉了駕駛阿斯頓馬丁賽車的阿隆索,升至第四位。維斯塔潘則來到第7。
第10圈,排在首位的勒克萊爾已領先皮亞斯特里2.7秒,諾里斯則緊追排在第三位的拉塞爾。第19圈:皮亞斯特里率先進站,一圈後,勒克萊爾完成一停,換胎用時2.0秒,出站後仍然排在皮亞斯特里身前。
這時,還沒有進站的諾里斯開始領跑,他通過報話機與車隊溝通,表示樂意嘗試「一停」。這意味著,他會比較晚再進站,儘量擋住勒克萊爾。勒克萊爾則告知車隊,那樣的話將要損失很多時間,有可能會失去比賽的勝利。
第32圈,領跑的諾里斯輪胎狀況已經進入「臨界點」。隨即,他不得不完成「一停」交出了領跑位置。之後,皮亞斯特里確認在正常情況下,自己會進行「二停」。邁凱倫「雙雄」採用不同策略,對勒克萊爾來說,應對這樣一個局面會比較棘手。
第41圈,勒克萊爾選擇進站,完成了「二停」。第44圈,排在第4位的拉塞爾執行「二停」。這時,勒克萊爾身前僅有兩台還未進行「二停」的邁凱倫賽車。第46圈,皮亞斯特里再次進站,出站後,落後勒克萊爾5秒多,排在第三位。勒克萊爾則與身前領跑的諾里斯相差7秒多;而諾里斯選擇「一停」準備一跑到底。
第50圈,使用新硬胎的皮亞斯特里速度非常快,來到勒克萊爾的身後;一圈後,他在1號彎前打開DRS,超越勒克萊爾,升至第二位,兩輪邁凱倫賽車開始一同領跑。勒克萊爾非常懊惱,眼看著自己的賽車速度跟不上對手。
第63圈,拉塞爾在1號彎前走內線,強硬超越勒克萊爾,升至第三位。於此同時,皮亞斯特里正在奮力追趕採用「一停」策略的諾里斯。第65圈,兩人差距已經在1秒之內,進入了正面交鋒。第69圈,皮亞斯特里嘗試在1號彎超越,但由於他的前輪鎖死,未能成功。
最終,諾里斯成功地採用「一停」策略,頂住隊友壓力,率先衝線,奪得冠軍。採用「二停」的皮亞斯特里由於所剩時間不夠,超車無果,屈居第二。拉塞爾位居第三,登上了領獎台。杆位起步的勒克萊爾以第四名收場。排在第五至第十名、可收穫相應積分的車手分別為:阿隆索、博托萊托、斯特羅爾、勞森、維斯塔潘和安東內利。
本站過後,在車手排行榜上,皮亞斯特里以284分,繼續領跑;隊友諾里斯積275分,緊隨其後,兩人分差只有9分。維斯塔潘積187分,位居第三。在車隊排行榜上,邁凱倫車隊以559分,遙遙領先;法拉利車隊積260分,位居第二;梅賽德斯以236分,排名第三。
責任編輯:鄭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