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中共欲重塑美國政治格局

美國企業研究所(AEI)的研究員黃韻琪(Audrye Wong)在美國國會的一個聽證會上表示,中共「政治機器」將親共人士推上美國政壇的民選職位;而中共的長期策略是重塑美國的政治格局。
7月23日,黃韻琪在「美國國會及行政部門中國問題委員會」(CECC)舉行的主題為「與台灣站在一起:對抗中共政治戰和跨國鎮壓」的聽證會上表示,中共統戰部主導和積極推動中共的跨國鎮壓。
她在證詞中表示,「中共關於統一戰線的官方文獻明確指出,『社會團體』及『海外華人社區領袖與精英』應當發揮推動北京利益的作用」,「中共統戰部行動者還在積極試圖改變美國本土的政治生態,打壓台灣支持者,扶植親北京的政治人物」,這種情況「令人擔憂」。
幫助親共人士當選
據黃韻琪的研究,許多與中共有關聯的團體和個人,已經不僅僅是擔任政治助理或「權力掮客」,更是如同「政治機器」,成功的把親中共人士推上民選職位。
黃韻琪提及的情況,屢見不鮮。例如2024年12月17日,美國司法部對加州華裔人士孫耀寧(Yaoning Sun)提出刑事訴訟。孫耀寧被控在擔任一名候選人的競選經理期間充當中共的代理人。該候選人當選為加州某城市的市議員。
司法部說,孫耀寧還被指控與另一位男子串謀。那名男子是洛杉磯親共「僑領」陳軍。陳軍試圖透過收買美國稅局官員,以剝奪神韻藝術團的免稅資格。2024年11月,陳軍被判處20個月監禁及3年獄外監管。
黃韻琪表示,「在一些擁有大量華裔人口的地區,候選人為了贏得選票,往往依賴唐人街人脈和所謂『社區領袖』的協助,但這些『領袖』常常與中共政府保持密切聯繫。」
美女特務的情感操控
一個知名的案例是中共美女特務方芳。方芳透過政治捐款和外貌引誘了美國加州多位民主黨人,還「培養」了當時的地方市議員史沃威爾(Eric Swalwell),方芳透過籌款助選幫他迅速崛起。
史沃威爾在2013年進入美國國會,後又被任命為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委員、中央情報局監督小組委員會的首席民主黨人,掌握美國的高階機密。方芳還跟至少兩名市長發展了歷時三年的性關係或曖昧關係。
黃韻琪表示,「某些政客可能對此並不知情,或選擇故意忽視這種背景,因此更可能在政治立場上迎合北京。」
利用美國社會敏感議題
此外,中共還玩弄身分政治,並利用美國社會的敏感議題,如反亞裔仇恨、公立治安、流浪者收容所、平權行動(affirmative action)或標準化考試制度等,來贏得華人社區的信任與支持。
「中共會將與其有關的個體和組織塑造成『代表華人維權』的草根英雄。這也與中共一貫的宣傳相呼應,比如聲稱美國社會長期存在對華人和亞裔的歧視,及民主制度自身存在諸多缺陷。」黃韻琪提醒,「這種『情緒動員』最終成為中共式政治機器的基礎,進而推動他們偏好的候選人出馬參選,並組織選票幫助他們勝選。」
她說,以紐約市為例,在過去三年與統一戰線體系有關的個人和網絡,已協助南布魯克林至少三位地方政客當選。
另一個例子是紐約華裔孫雯,她曾擔任紐約州長侯可(Kathy Hochul)的副幕僚長,2024年9月,因涉嫌充當中共未公開的代理人,根據《外國代理人登記法》被捕。她被指控為中共政府牟利,被控八項聯邦罪名。
黃韻琪表示,「統一戰線相關團體甚至還參與了『選區重劃』,目的是為他們所支持的候選人提供更有利的選民結構——即便這讓他們與其他亞裔社團產生衝突。」
由地方政治「向上擴散」
黃韻琪警告,「這些政治影響手段即使只是在州或市層級實施,也可能產生『向上擴散』的深遠影響——會有越來越多政客站在北京一方,受制於中共相關勢力」,「最終,這可能會在更高層次影響美國對台灣、新疆、人權等議題上的整體政策討論,使其越來越傾向於中共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