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在社會危機:女性生育年齡上升

年輕女性初次生育的比例正在下降,顯示高齡生產已成為普遍現象。(123RF)
年輕女性初次生育的比例正在下降,顯示高齡生產已成為普遍現象。(123RF)

文/Naveen Athrappully 編譯/郭小卉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6月分發布的一份國家生命統計報告指出:美國女性生育的平均年齡現已接近30歲,年輕女性初次生育的比例正在下降,顯示高齡生產已成為普遍現象。

專家認為,女性生產年齡增高的變化,與其受教育程度提高、職場參與增加,以及避孕更容易,有密切關聯。

生育年齡持續攀升

報告指出,美國女性的平均生育年齡持續上升,2023年達到29.6歲,較2016年的28.7歲有明顯提升。初產的年齡也從26.6歲升至27.5歲。

報告顯示,30至34歲初產的女性比例增加了12.6%,35歲以上者增加了25%;相較之下,20至24歲的初產婦比例下降9%,未滿20歲者更減少了26%。CDC表示,較晚生育通常與家庭規模較小相關,也可能帶來與年輕產婦不同的健康風險與潛在益處。

亞洲人攀升幅度最高 

從族裔分布來看,亞裔女性初產年齡的上升幅度最大,達1.4歲;而夏威夷原住民與其他太平洋島裔女性變化最小,僅上升0.4歲。CDC指出,儘管各族群變化幅度不一,整體趨勢顯示,美國女性無論族裔或是否具西語裔背景,普遍都出現延遲生育的情況。

根據2023年發表於PubMed Central的研究,女性延後生育受到多項因素影響,其中包括:教育程度提升、職場參與增加,以及個人價值觀的轉變。此外,避孕方式更安全、有效且易於取得,也進一步促進了晚育現象的擴大。

人口縮減 潛在社會危機

不僅女性,延遲生育甚至不生育的現象,在男性中也日益普遍。根據2022年《婚姻與家庭期刊》(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的一項研究,美國成年男性中超過1/3沒有子女,且越來越多人對是否成為父親表現冷淡。

美國勞工部同年指出,育兒成本高昂是影響家庭生育意願的主要障礙之一。2022年,美國家庭每年為一名兒童提供全日托育的支出,對許多家庭而言,已接近難以承擔的負擔。

一名女子輕觸嬰兒的腳(資料照片)。(Loic Venance/AFP via Getty Images提供)一名女子輕觸嬰兒的腳(資料照片)。(Loic Venance/AFP via Getty Images提供)

面對生育率持續下滑,美國總統川普於4月22日表示,正考慮提供經濟激勵措施以提升生育率。副總統范斯也公開呼籲美國應積極提升生育率,並批評當前社會未能有效支持年輕父母,建立穩定且有意義的生活。

數據科學家與人口學者史蒂芬‧肖(Stephen J. Shaw)在接受「新唐人電視台」專訪時指出,人口減少可能導致社會結構的瓦解,甚至是文明衰退的前兆。他指出:

「我們如今可能正處於一個文明逐步走向衰落的階段。」

原文「Average Age of US Women Giving Birth Increases to Nearly 30: CDC」刊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延伸閱讀
保險公司房貸量增五倍
2025年08月27日 | 17天前
多餘武器重分配 台美簽約執行
2025年08月27日 | 17天前
讚IPAC挺台 總統促發揮嚇阻力量
2025年08月27日 | 17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