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關稅揭曉前夕 媒體傳多種稅率版本

8月1日對等關稅大限將至,有媒體披露,外交圈盛傳,台灣關稅「可能落在25%」,原因與台積電有關,但也有媒體報導,我方官員認為,稅率應在15%左右,與日本相當。在最終結果揭曉前,行政院在30日說,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仍在美國華府磋商,盼完成任務。
川普政府對等關稅將在8月1日上路,日前已陸續宣布各國新對等關稅稅率,亞洲鄰近國家包括日本為15%、韓國為25%,越南及菲律賓稅率各為20%與19%。
台美關稅談判仍在進行中,目前正在第四輪磋商,前三輪的時間點,包括:4月11日鄭麗君率經貿談判總代表楊珍妮等人展開首次視訊會議、5月1日在華府舉行首輪實體磋商、6月25日進行第二輪對等關稅實體磋商、7月8日第三度在美磋商。
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在30日對記者表示,鄭麗君仍在美國華府磋商,台灣將持續秉持深化台美經貿關係、雙方互利互補的2個原則進行談判。
李慧芝表示,期盼談判能完成維護國家利益、守護產業利益、守護國民健康、確保糧食安全4項任務,達到促進台美雙邊貿易平衡,並增進台美在科技及國安等多元領域合作2項目標。
傳台不願答應台積入股Intel
關於台灣最終稅率,各界傳聞不斷,綜合信傳媒等媒體報導,日本關稅降到15%,但台灣很難比照,且美方對台態度依舊強硬,且要求「台積電入股Intel與技術分享」,也成為台美談判卡關的理由。
報導說,國安專家表示,台積電擬轉向透過這樣間接的方式,避免核心技術會直接外洩給美國公司。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稱,對半導體課徵25%關稅,美國也動用《貿易擴張法》第232條款進行調查,報導說,台灣與美國的對等關稅談判「底線」,據稱就是定在晶片關稅的25%,且這個關稅數字早已定案,只等川普政府公布。
不過,彭博報導則表示,一位知悉協商情況的消息人士提到,川普團隊迄今僅向台灣提供了一個「最佳稅率關稅」承諾,但沒有給出具體的關稅稅率數字。該人士補充說,台方官員推測該稅率為日本獲得的15%左右。
報導指出,在日本承諾向美國提供5,500億美元(約新台幣16兆元)投資基金後,華府也向台灣要求更多投資。他們認為,台灣若未能爭取到與日本等鄰國相當的關稅待遇,恐將進一步加深外界對台灣總統賴清德與美國之間關係的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