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歲請外看免巴氏量表 民團憂搶工

《就業服務法》修正案將於8月1日正式上路,當中增列80歲以上、或70歲至79歲患有癌症二期以上者,申請家庭看護移工得免經醫療機構評估,引發民團擔憂,可能會排擠真正有需求者,對此,勞動部28日回應表示,29日將舉行記者會並公布6大配套措施,以降低衝擊。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祕書長陳景寧表示,《就業服務法》修法後,主要新增53萬沒有失能、失智長輩可申請聘僱外籍家庭看護工,在政策層面,也有年齡歧視的問題,覺得這群人照顧自己的能力一定有減損;呼籲應該回到失能需求來取代年齡歧視,避免外勞「避重就輕」,重症家庭被逼得要加薪留人,進入搶工的年代。
台灣失智症協會則說,這項政策將大幅放寬高齡者申請外籍看護的資格,然而在沒有失智失能認定的情況下,恐將導致嚴重的「照顧排擠效應」。
台灣失智症協會說,失智家庭在聘僱外看時本就處於弱勢,因為在照顧上須頻繁嘗試、重複溝通。一旦政策開放健康或僅輕度衰弱的長者申請外籍看護,勢必使得外籍看護人力被優先吸引至照顧相對輕鬆的案件。這對失智症、重度障礙、罕病等高需求家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罕病基金會副執行長洪瑜黛表示,最近做了內部問卷,40%表示外籍看護工提出調漲工資的要求,23%表示會提出更換雇主,21%有耳聞仲介鼓勵健康長輩聘僱外看。
洪瑜黛指出,罕病族群普遍擔心仲介公司可能藉市場需求擴大之勢,提高引進費、服務費等各項行政費用,對弱勢家庭而言,長期的經濟負擔真的是很大的壓力。
立委籲改採長照需求評估
立委林月琴表示,新法一旦實施,將新增10萬名可聘僱外籍看護工的高齡者,這些多半是健康、好照顧的對象,勢必成為移工首選,反而讓真正需要照顧的失智或重度障礙家庭更難請到人,甚至從移工來源國就已被排除。
所以,林月琴呼籲,政府應暫緩實施;若硬要上路,則應建立移工聘僱分級制度,並廢除巴氏量表改採用長照需求評估,方便移工家庭銜接長照服務。
對此,勞動部表示,民團的憂慮與勞動部在修法前的提醒與擔憂一致,勞動部作為行政部門也非常重視修法帶來的衝擊與影響,因此勞動部與衛福部召開多次跨部會會議共同研擬相關配套措施,就是希望將衝擊減低。
勞動部預計於29日與衛福部共同舉行記者會,並公布6大配套措施,結合各項資源,降低重症家庭所受嚴重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