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癌篩增平均餘命 最高多活3.38年
癌症蟬聯數年10大死因之首,衛福部國健署表示,經實證顯示,癌篩有助延長平均餘命,只要接受大腸癌、乳癌篩檢,就會比完全未篩者多活3年以上。
依據衛福部最新資料顯示,2022年新發生癌症個案為13萬293人,2024年癌症死亡人數為5萬4,032人。國健署長吳昭軍表示,癌症早期無明顯症狀,若能及早篩檢發現許多癌症,就能提高治療效果並提升5年存活率。
我國自2004年開始提供乳癌、子宮頸癌篩檢,2010年再增加大腸癌、口腔癌篩檢。台灣篩檢學會理事莊紹源表示,統計數據顯示,接受乳房X光攝影篩檢的女性平均餘命可延長3.38年,接受糞便潛血檢查者平均餘命可延長3.10年,接受子宮頸抹片受檢女性平均餘命可延長2.33年,接受口腔黏膜篩檢的目標族群平均餘命可延長0.59年。
台灣篩檢學會理事長許辰陽表示,若以女性同時定期接受乳癌、大腸癌及子宮頸癌篩,粗估相較於從沒有接受任何篩檢者,平均餘命增加8至9年;針對未來台灣癌症篩檢建議更多資源投入高風險族群,結合大數據,逐步從現行的統一篩檢策略轉型為更個人化的癌篩模式。
國健署癌症防治組長林莉茹說,台灣的癌症篩檢持續擴大篩檢對象,並引進新的篩檢工具,癌症標準化死亡率已下降14%,呈現穩定下降的趨勢。癌症零期5年存活率可高達九成以上,但到了第4期存活率僅剩三成,呼籲符合篩檢資格的民眾,盡早接受篩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