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與情緒息息相關 教授分享抗癌成功關鍵

抗癌除飲食和運動外,快樂也是核心力量,從心開始轉變,就能往好的方向前進。(123RF)
抗癌除飲食和運動外,快樂也是核心力量,從心開始轉變,就能往好的方向前進。(123RF)

文/Connie Lai、Jojo

如果不幸罹患癌症,後續如何面對和走過治療過程,這是許多癌症患者和家屬非常關切的事情。為了鼓舞與病魔抗爭的癌症患者,臺北醫學大學名譽教授韓柏檉分享他抗癌的心路歷程和成功關鍵。

70歲的韓柏檉在2008年被診斷出罹患肝癌4期,肝臟長了一顆直徑19公分、重達2公斤的巨大腫瘤;他接受切除手術,切掉2/3的肝臟,但癌細胞仍轉移至肺部,先後經歷25次化療、12次放療和口服標靶藥物治療。

不過,3年後肝癌復發,他再度接受手術,切除2公分肝腫瘤,自此後肝癌沒再復發。如今他成功抗癌17年,不但身體狀況比罹癌前更健康,外表也比實際年齡更年輕。

愛是一切問題的答案

韓柏檉說,一旦身體遭遇重大轉變時,患者在治療過程會陷入一種非常憂鬱的情緒,或是容易發脾氣;情緒低落情有可原,但一直如此下去則對健康不利。

因此患者要及時從飲食和生活上做出改變之外,關照情緒、心靈也非常重要,而且這是最難做到的。

韓柏檉回想當時得知罹癌時,如同晴天霹靂,雖然一度對生命絕望,但仍選擇配合醫師,積極接受手術和治療。他因化療味覺失常,所以妻子用心準備餐點,但他沒有一句感謝,反而抱怨又挑剔。

直到某一天,他看到妻子落淚,於是向妻子道歉。就是這個道歉化解了夫妻之間的多年積怨,也讓他的心情感到輕鬆自在,從此開始快樂起來。家庭關係回暖,他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因為經歷這樣的轉變,他在抗癌路上領悟出一句話,即是「我是一切問題的根源,愛是一切問題的答案。」

什麼是抗癌的關鍵?

韓柏檉強調,心情會影響病情。一個人內心長期累積的怨恨、悲傷、恐懼等負面情緒,會削弱免疫系統,甚至成為誘發疾病的因素。多項研究顯示,憂鬱和焦慮會阻礙癌症的治療和康復情況,影響生活品質和存活率。

所以癌症患者切勿認為接受醫療就一勞永逸,其實情緒和心態的轉變非常重要,不要讓自己活在糾結之中,也不要被負面情緒拖垮。

許多傷身的生活習慣如熬夜、飲食不節制等,都源自於情緒上的壓力。癌症患者要思考罹癌背後的原因,比如是否過度壓抑、忽略情緒管理,進而導致生活失衡、免疫力低下。

簡單來說,抗癌的關鍵在於認知自己的情緒,並且要付諸行動,承諾做出改變,一旦自身的免疫力提升了,癌細胞自會退卻;這樣的心理承諾也有助於改變細胞記憶,從「心」開始轉變,就能往好的方向前進。

抗癌的核心力量是快樂

韓柏檉認為,抗癌除了要調整飲食和運動之外,快樂也是核心力量。其實做到「樂」很簡單,例如:助人最樂、為善最樂、知足常樂等。

從抱怨轉向感恩,需要更大的包容心,當面對別人的不對時,從計較對錯轉向包容理解,就是「自己幫自己」,也是重拾快樂和健康的重要方法。

此外,要多做好事,幫助別人,情緒和健康也會逐漸好起來。研究顯示,對他人表現出善意和支持,或是做出善舉,能改善心理健康,並且產生積極情緒,進而改善身體健康。

另一項研究顯示,改善情緒能影響某些免疫參數,促使免疫功能增強。換句話說,只要免疫力提升,很多健康問題都能解決,這是最簡單、最省錢的方法。

從「心」改變 健康隨之來

韓柏檉說,他罹患癌症之後,歷經手術、化療、放療、標靶治療,經過十多年仍健康自在的活著;因此他希望用自身的例子鼓勵癌症患者,能有信心抵抗癌症,早日恢復健康。

有一些癌症患者會被家人抱怨,建議此時要做到「先接受自己,修練自己,不要期待別人,要想得開」,還要珍惜生命,活在當下。當下就是隨時隨地都輕鬆開心,面對自己軟弱的地方,一定要鼓起勇氣踏出去;因為他深信,只要從「心」開始改變,健康和希望就會隨之而來。◇

延伸閱讀
蘭花百姿台北綻放 台日合作展開幕
2025年07月14日 | 2個月前
若就業放緩 英央行將大幅降息
2025年07月14日 | 2個月前
美課墨30%關稅 緯創:已備應變計畫
2025年07月14日 | 2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