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簡訊回歸實體門號 單月16萬則騙人頭帳戶

刑事局公布詐騙簡訊演進過程。(刑事局提供)
刑事局公布詐騙簡訊演進過程。(刑事局提供)

【記者袁世鋼/綜合報導】

刑事局分析,詐騙簡訊從2021年透過蘋果手機iMessage功能發送,2023年移轉至安卓手機RCS服務,2024年又回到國內實體門號簡訊。偵七大隊發現,有詐團於去年4~5月發送16萬則假貸款簡訊,騙取人頭帳號,詐得百萬元,今年陸續逮捕7人送辦。

刑事局偵七大隊調查,詐團主嫌張男與共犯出資,委由詐團成員廖男掛名,向國內簡訊發送平台業者申請簡訊群發服務,對不特定民眾發送假貸款詐騙簡訊,佯稱可協助有申貸需求的民眾製作帳戶薪轉紀錄,以利未來申貸過件等話術,誘使民眾提供金融帳號作為人頭帳號以收受詐騙款項。

該詐團透過常見的「猜猜我是誰」、「假買家騙賣家」手法詐騙,待被害人將款項轉入人頭帳號後,再指示申貸民眾持金融卡提領一空、交付給詐欺集團,直到帳戶遭警示後,才知名下帳戶成為洗錢工具,自身也淪為詐欺集團共犯。

警方查出,該詐團2024年4~5月就發送16萬則詐騙簡訊,共有9人遭詐騙,轉入人頭帳戶的金額合計逾100萬元。專案小組3、5月進行兩波查緝,將張男等7名詐團成員逮捕到案。警詢後依涉犯加重詐欺、違反《洗錢防制法》、《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罪嫌移送檢方偵辦。

刑事局指出,近年警方大力查緝詐騙,通常會祭出堵詐政策。但詐騙簡訊的發送管道持續演進,2021~2022年利用蘋果手機iMessage功能,2023年移轉至安卓手機RCS服務,2024年又回到最初的國內實體門號簡訊,內容始終不外乎「假貸款」、國營事業「帳單未繳」或電信業者「紅利點數未領」等話術,民眾已可輕易辨識。◇
延伸閱讀
罷團成員齊發聲 澄清非側翼
2025年07月24日 | 2天前
文山退葆志工遭攻擊 朱立倫譴責
2025年07月24日 | 2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