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經院上修今年GDP至3.05% 美關稅仍是變數

中經院院長連賢明17日表示,台灣今年上半年經濟成長5.17%,若考量下半年美國關稅、匯率走勢及基期因素等影響,全年經濟成長率預測為3.05%、勉強「保3」,較過去最樂觀劇本的2.85%微幅上修,產業靜待關稅底定。
中經院17日發布第三季經濟預測,因應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緩衝期,台廠第二季獲大量備貨需求訂單,帶動商品出口大幅攀升,連賢明說,台灣上半年經濟成長優於預期,平均成長5.17%,下半年則聚焦8月1日各國關稅稅率,預估平均成長率走緩至1.08%,全年經濟成長預測來到3.05%。
杜絕中共洗產地是美政策核心
連賢明指出,台灣經濟成長模式將呈現「上熱下冷、全年內外持穩」格局,內需貢獻2.1個百分點,其中民間消費貢獻約0.77個百分點,國內投資在AI動能加持下,貢獻1.7個百分點,為內需主要支撐。至於物價走勢,他說,新台幣匯率升值抵銷了進口通膨壓力,今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有望低於2%通膨警戒線、來到1.89%。
針對台灣關稅預測,連賢明仍維持稅率落在15%至20%之間的看法,因台美產業連結緊密,若稅率超出此區間,很可能讓成本轉嫁給美國產業,造成當地通膨壓力。
連賢明認為,川普目前公布的稅率,也並非一成不變,若其他國家未履行貿易談判的結論,很可能遭大幅調高關稅。他說,這幾波關稅名單,明顯將中國較密切往來的國家從40%稅率開始調整,而與台灣等民主國家友邦,則從20%來談判。
專家:關稅有利美經濟 或成常態化
合庫金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兼投顧董事長徐千婷表示,川普4月解放日宣布迄今,從最初非常多經濟學家悲觀預測,逾90%認為對美經濟是負面衝擊,但3個月過去,美國經濟依然強健,甚至美國政黨輪替、換民主黨執政,可能也不會放手增加美國稅收的關稅政策,成為常態化。
徐千婷分析,川普關稅峰迴路轉,許多人寧願先少賺,不讓成本轉嫁到商品中,否則市占率一旦流失,即便關稅迴轉,客戶已經都跑了,因此預期通膨效應將延後反應。她預測,若後續美國通膨高於3%,川普可能對1萬美元以下商品進口免稅。
新台幣匯率方面,徐千婷說,台灣「不用太悲觀」,關稅政策可能影響到匯率波動度,但下半年有可能反轉,加上台商出口拿到美元,可能不換回新台幣、直接拿美元買進口材料,做自然避險,應可以吸收一部分衝擊。
若輸美關稅25% 新台幣貶至35元才能因應
中經院第一研究所所長劉孟俊表示,中經院受經濟部委託研究對等關稅對產業發展的影響,主要有3個劇本,首先,美國若對台課徵10%至15%對等關稅,新台幣兌美元貶至30元左右應能因應衝擊。其次,若關稅稅率介於15%至20%之間,新台幣將貶至31元至35元,第三,若關稅談判在25%以上,恐新台幣必須貶至35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