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40家銀行推「養老貸」 半路夭折被叫停

中國湖南多家銀行近期推出「養老貸」。圖為中國老年居民。(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中國湖南多家銀行近期推出「養老貸」。圖為中國老年居民。(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記者劉毅/報導】

湖南省40餘家銀行近期推出「養老貸」,用於解決客戶中斷繳費、一次性補繳等資金不足的問題。其利息均高於目前當地的房屋貸款。

據鳳凰網《銀行財眼》7月8日報導,「養老貸」是從今年5月由湖南當地銀行推出的。湘陰農商行表示,「『養老貸』是專門用於補繳養老保險費用的專項貸款產品,資金直達個人社保帳戶。」

沅江農商行則表示:「『養老貸』主要用於解決客戶中斷繳費、一次性補繳或提檔(補送資料)繳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但資金不足的問題。」

公開資料顯示,沅江、邵東、湘潭等農商行將申請年齡放寬到了65週歲。貸款額度一般不超過9萬元(人民幣,下同),貸款期限一般不超過15年。

固定利率高於房貸利率

目前,已有多家銀行宣布發放「養老貸」。臨澧農商行稱,截至6月9日「養老貸」餘額已突破3千萬元,漢壽農商行也宣布突破1千萬元。大多數銀行設定年利率一般在3.1%至3.45%之間,標榜「固定無浮動,無任何附加費用」。但根據《湖南日報》顯示,今年5月20日後,長沙的首套房貸利率已經降至3.05%,顯示「養老貸」利息高於首套房貸利率。

《北京商報》引述湖南養老保險管理單位說,「養老貸」屬於銀行金融行為,與社保政策是兩條獨立路徑。若借款人15年內不幸身故,無力償還貸款等情況,有些銀行會引入第三方保險公司參與。一位農商行客戶經理表示,若借款人出現意外,未領完的錢將直接用於歸還貸款,子女無需承擔債務。

專家憂產品存潛在風險

北京律師王德悅對《北京商報》表示, 「養老貸」潛藏風險,包括借款人臨近退休人員,若身故時貸款尚未清償,其子女可能面臨代償債務的壓力;此外,產品適用性受限,當前僅適用於解決繳費年限不足的問題,尚無法惠及照顧貧困長者;而且貸款週期長達10~15年,若參保人過世致還款中斷,可能引發壞帳風險; 若未來養老金政策調整,可能打破還款與收益的平衡。

網友質疑銀行賺套養老金

網民對「養老貸」的評論負面居多。網民「劉海雲」問,「人老了掙不來錢了,就去銀行貸款養老,既然是掙不來錢,那誰來還這部分貸款。」網友說,「很明顯,這是銀行在套養老金,只賺不賠。」

也有網友計算,「貸9萬,15年利息就2.25萬。一個月比不買就多領了6塊錢。要活過75歲才有得賺。問題是現在男人平均壽命只有67.7歲。女的也只有79歲。」

不過,湖南省農信聯社在7月10日發出通知,要求轄內農信社、農商行暫停辦理「養老貸」業務,並迅速下架有關產品宣傳和影片。通知還稱,7月9日前已經簽合同的不受影響。◇

延伸閱讀
國銀放款月減3292億 創最大減量
2025年07月11日 | 6天前
美中外長赴東協會議 隔空喊話
2025年07月11日 | 6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