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華再現!宜蘭歌仔戲文物普查秀精緻戲服

宜蘭縣素有「歌仔戲故鄉」美譽,縣政府分年分期辦理境內相關文物普查,致力於保存並活化地方戲曲文化,今年已完成第2期的調查,並於23日在五穀廟舉辦成果發表會,匯集多項珍貴戲服與配件,並結合研究成果分享,呈現歌仔戲深厚的歷史底蘊與藝術價值。
本次發表會展出多件由資深藝師親手縫製的經典戲服,細膩工法與傳統圖紋展現出戲曲服飾的工藝美學,述說一針一線背後的歲月與故事。活動現場更安排跨世代演出,由年輕新秀與資深藝師同台獻藝,透過戲曲身段與唱腔的傳承對話,展現文化綿延不絕的生命力,並搭配報馬仔熱鬧開場與蘭陽戲劇團樂師現場伴奏,猶如步入時光隧道,呈現歌仔戲最原汁原味的視覺與聽覺饗宴。
其中兩件戲服特別吸睛,一件是李阿貴老師親製的「黃地綠紋花草亮片武甲」,閃亮亮的黃緞配上金邊流蘇,不只帥氣,更是她的第一套戲服,陪她走過無數登台歲月。
另一件則是林桂芳老師50年前親手製作的「紫地亮片孔雀花紋老旦帔」,紫底孔雀花紋搭配如意刺繡,充分展現民間戲曲服飾對祥瑞意象與表演視覺效果的重視,亦展現演員個人的創作實力與服裝製作能力。
宜蘭縣代理縣長林茂盛表示,歌仔戲是宜蘭引以為傲的傳統表演藝術,透過2期累積的文物普查成果,讓大家更加了解歌仔戲的發展歷程與傳承軌跡,見證歷代藝師、劇團與地方社群共同努力的成果。從發表會的豐富展示中可看見,歌仔戲內涵涵蓋了民間信仰、音樂表演、戲曲身段與戲服工藝,是融合有形與無形文化資產的珍貴寶庫。
林茂盛指出,隨著時代演變,歌仔戲逐步轉型為多元形式的舞台藝術與教育推廣活動,呈現戲曲之美,也深化文化傳承。他特別感謝參與文物調查計畫的劇團與社區團體,願意提供珍藏多年的戲服與相關文獻,讓這些文化記憶得以被系統性保存與記錄。未來縣府也將持續攜手地方戲曲團體與社群,共同守護與發揚宜蘭珍貴的歌仔戲文化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