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野生山茶展 科博館登場
台灣擁有全世界最豐富的山茶物種資源,但在中、低海拔山區遭人為破壞後,為了復育茶樹種原,透過茶葉改良場,以台灣山茶和緬甸阿薩母茶雜交,選育出「台茶18號」製成紅茶「紅玉」,深受青睞。自然科學博物館14日推出「原生--台灣山茶特展」,介紹珍貴的野生山茶和知名茶飲樹種,教民眾認識原生物種,關懷生態。
台灣原生茶樹族群雖多,但生長在深山峻谷之中,不易取得。科博館副研究員陳志雄表示,300年前的《諸羅縣志》就已記載台灣原生茶的歷史,其中一種產於早期原住民居住區域的水沙連山,即是現今的南投魚池鄉及埔里鎮。
文化大學助理教授蘇夢淮指出,全世界約有100種山茶屬植物,台灣目前記錄了12種原生山茶,多是特有種。就單位面積來看,台灣擁有全世界最豐富的物種資源,為了保存、復育和推廣產業經濟,台灣茶葉改良場以台灣山茶和緬甸阿薩母茶為親本雜交,選育出「台茶18號」茶種,製成的高貴紅茶「紅玉」更名聞遐邇。
雲南、貴州和四川是茶樹的主要發源地,台灣主要也自中國大陸引進茶樹種。這次展出經由野外枝條引種復育的10餘種野生山茶活體種原,還有「台茶18號」和台灣知名茶飲相關的茶樹種。副館長周文豪表示,台灣珍貴的原生茶樹是世界級的資源,需要由保育觀點經營,才能推動物種保存與生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