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總統教育獎 60名學生綻放生命光芒

教育部22日公布「2025年總統教育獎」得獎名單,共有60名學生從全國352名參選者中脫穎而出,他們有的來自偏鄉,有的身障、有的曾歷重病,卻都以驚人的毅力與熱愛學習的精神,活出了比常人更豐沛的生命力。總統府預定於7月4日舉辦公開表揚典禮。
現年22歲、身高僅121公分的蔡奕琳,罹患罕見疾病「軟骨發育不全症」,卻在大學才初學羽球,短短四年即站上帕運舞台,成為台灣史上首位SH6級女子單打國手。她相信,「只要努力,沒有什麼做不到的」,身體的限制從未定義她,而是教會她用不同方式達成目標。
來自澎湖、天生沒雙手的林育夙,靠雙腳作畫、打字、游泳,高中畢業獨自赴台北求學,如今不僅刷新全國游泳紀錄,更曾兩度獲頒總統教育獎。他的生活態度是主動適應環境,而非期待環境為自己改變,他始終相信「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因一場意外導致全身40%燒燙傷的陳婕渝,歷經多次手術與復健,仍積極投入公共演講與繪本創作,分享生命經驗、鼓勵他人,她相信「受傷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內心的不安!」面對困難時,內心的態度才是關鍵。
腦瘤患者彭宥彤則以禪繞畫療癒身心,她面臨視力、語言、肢體與行動等多重障礙,始終以堅毅態度面對病痛與挑戰,努力復健,在學習上追求卓越,展現對生命的珍惜與熱情。
布農族學生邱奇希是一名腦性麻痺患者,因腳部障礙需穿輔具行走,跑步曾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卻在田徑場上展現優異表現,一舉打破全國身心障運動會大會紀錄,還創下了全國紀錄,未來奇希的目標是持續提升自己的田徑成績,並能代表台灣參加國際性的比賽,將台東與布農族的精神帶到世界賽道。
另有全盲國小生許博彥對3C技術與樂器學習充滿熱忱,熱愛鑽研電腦硬體與軟體,在家中他會幫媽媽更新電腦系統和應用程式,不僅能修電腦、演奏二胡,還能拍攝與剪輯影片,視力上的障礙無礙於他對學習的熱愛,以樂觀進取的態度面對生活挑戰,展現正向的生命態度。
再看林佳勳,從小幾乎全聾,卻靠著視覺與毅力學習羽毛球,奪下2024世界聽障青年運動會金銀雙牌為國爭光,他雖聽不見球拍擊中羽球的聲音,但卻能感受那股瞬間的力量與快感,從那一天起,打羽球成為他人生的出口與夢想,他也經常參加公益活動,甚至想創辦一所「無障礙羽球學校」。
教育部表示,總統教育獎設立目的在於表揚逆境中仍奮發向學,具表率作用之大專及中小學生,獲獎學生皆秉持力爭上游、熱愛學習的態度,在勤學之餘,積極改變生命中的困境,是全國人民學習的榜樣。
2025年總統教育獎預定7月4日於總統府舉行頒獎典禮,每位學生將獲頒獎狀、獎座,以及獎助學金,大專組每名新台幣(以下同)25萬元、高中組每名20萬元,國中組及國小組每名15萬元,予以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