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坑的「生態花藝茶席餐會」 以五感開啟山中時光

當茶葉與花藝在山林中相遇,不只是視覺的饗宴,更是一場關於土地、人與自然的深度對話。五月十七日,一場由茶米國TE-BI-KOK、花花教室與花囍烘焙坊 Hua-Xi攜手舉辦的《生態花藝茶席餐會》,在雲林古坑的樟湖山區悄然展開。這場活動不僅喚醒了參與者的五感,更成為雲林觀光升級的一道亮麗風景。
從茶園走進美學
活動在張定國茶師傅所經營的生態紅茶園展開。他長年推廣茶園共生理念,認為「茶園不只是收成之地,更是教育場域與生態寶庫」。這天,他帶領大小朋友穿梭茶樹之間,親手採摘植物葉材,了解何謂「非採茶期的深度體驗」。
而這些自然素材,經由花藝老師林秀玲的巧手,轉化為精緻花器設計——以春蘭葉編織的綠球象徵茶粒意象,搭配雲林縣花蝴蝶蘭、洋桔梗與滿天星,構築出一件件柔美又堅實的作品。林秀玲說:「花材是自然的語言,我們只是讓它們開口說話。」
餐桌上的藝術 生活裡的詩意
活動最動人的瞬間,是親子與長者一同在長桌前佈置花藝作品,每一盆花器都包裹著不同的情感。有孩子說:「這盆要送給媽媽」,也有民眾靦腆表示:「這是我第一次插花,沒想到這麼療癒。」
完成的花藝作品整齊排列於茶席桌上,像是為山林設下的美學祭壇。接著,「茶米國」現泡紅茶、奉上紅茶茶餅與自製茶蛋糕,伴隨遠山雲霧繚繞,午後突如其來的雷陣雨,彷彿替這場「山中藝宴」拉上布幕,讓來賓在茶香中靜心,也在花影中忘憂。
打開雲林的另一扇窗 從活動看異業合作的無限可能
本次活動打破場域侷限,首次將花藝教室搬進茶園,以「體驗式觀光」結合「地方品牌力」,成功展現出異業合作的深度與溫度。
林秀玲表示:「花囍烘焙坊與茶米國合作,是一場雙向學習。我們把都市的花藝帶到山上,也把山上的茶藝與觀念帶回生活中。」而張師傅則笑說:「山林本來就有故事,只是我們多了一些美的語言去說它。」
此外,透過實地採集、動手創作與餐桌分享,參與者不再只是觀光客,而成為這片土地的暫時共鳴者。茶與花成了橋梁,也讓活動提升為「可感知、可記憶」的文化體驗。
把山林的記憶帶回城市
活動尾聲,每位參與者帶著自己親手製作的花藝作品離開,有人選擇將作品送給家中長輩,有人則說要放在書桌上「記得這片雲霧山林的味道」。
這不只是一場課程,而是一段內心的旅程。它讓人們放下手機、遠離市聲,重新與自然連結,也讓人意識到,花不只是裝飾,茶不只是飲品,它們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