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士與山海之間 北宜公路的回望與前行

從北宜公路置高點望向龜山島。(康明義提供)
從北宜公路置高點望向龜山島。(康明義提供)

【記者廖儷芬/宜蘭報導】

「十幾年沒走過北宜了……」攝影家康明義望著連綿山巒與翠綠稻田,語氣帶著熟悉與訝異。他駐足在北宜公路的髮夾彎旁,眼前是濃密烏雲與遼闊蘭陽平原相交的景致,遠方龜山島靜靜浮在太平洋上,像一枚沈默的標點符號,標註著他記憶與歲月的交界。

北宜公路,又名台九線,是一條將台北與宜蘭串連的山路,全長約60公里,興建於日治時期,正式通車於1956年。這條路不僅是重要的交通命脈,更承載著一代人對東部旅行的集體記憶。尤其是在雪山隧道開通之前,它幾乎是北台灣通往東部的唯一選擇。康明義口中「依舊走回北宜慢慢騎回家」的畫面,不只是騎士與愛車之間的默契,也是一段與過往對話的旅程。

康明義口中「依舊走回北宜慢慢騎回家」的畫面,不只是騎士與愛車之間的默契,也是一段與過往對話的旅程。康明義口中「依舊走回北宜慢慢騎回家」的畫面,不只是騎士與愛車之間的默契,也是一段與過往對話的旅程。(康明義提供)
「十幾年沒走過北宜了……」攝影家康明義望著連綿山巒與翠綠稻田,語氣帶著熟悉與訝異。「十幾年沒走過北宜了……」攝影家康明義望著連綿山巒與翠綠稻田,語氣帶著熟悉與訝異。(康明義提供)
北宜公路,又名台九線,是一條將台北與宜蘭串連的山路,全長約60公里,興建於日治時期。北宜公路,又名台九線,是一條將台北與宜蘭串連的山路,全長約60公里,興建於日治時期。(康明義提供)

騎行之難:二檔太快,三檔又太快

康明義笑說:「去程才知道北宜的區間如此變態,幾乎整條路段都在測速範圍內,用二檔騎轉速太快,打三檔速度又太快真難騎……」這段話,說出許多騎士心聲。北宜公路以「連續髮夾彎」與「不容分心的美景」聞名,路況變化劇烈、坡度陡峭,再加上陰晴不定的山區天候與頻繁的測速照相設備,使得騎行難度大增。

不少攝影師與摩托車愛好者將這條路視為試煉之地,卻也不得不對它心存敬畏。太多事故與新聞報導早已提醒人們:北宜之美,常藏危險之刺。沿路設有多處追焦熱點與視野觀景台,亦是攝影師們的心頭好。但一個不慎,攝影鏡頭可能會捕捉到的是生命的殞落。

不少攝影師與摩托車愛好者將這條路視為試煉之地,卻也不得不對它心存敬畏。不少攝影師與摩托車愛好者將這條路視為試煉之地,卻也不得不對它心存敬畏。(康明義提供)
康明義笑說:「去程才知道北宜的區間如此變態,幾乎整條路段都在測速範圍內,用二檔騎轉速太快,打三檔速度又太快真難騎……」。康明義笑說:「去程才知道北宜的區間如此變態,幾乎整條路段都在測速範圍內,用二檔騎轉速太快,打三檔速度又太快真難騎……」。(康明義提供)
北宜公路以「連續髮夾彎」與「不容分心的美景」聞名,路況變化劇烈、坡度陡峭。北宜公路以「連續髮夾彎」與「不容分心的美景」聞名,路況變化劇烈、坡度陡峭。(康明義提供)

找回方向:從市區迷路,到記憶作導航

回程時,康明義原本想走北海岸避開山路,但卻在市區迷了路。「導航又不給力,只好靠著20年前的印象找回自己熟悉的路……」這句話,彷彿是寫給所有經歷過紙本地圖時代的旅人。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日,迷路反而成了一種少見的經驗,卻也提醒我們,記憶裡的方向感,有時比演算法更準確。

他與愛車駐足於髮夾彎旁,身影沈靜地與廣袤蘭陽對話。背影不語,卻似乎在訴說一段與山、與海、與機車、與青春交織的長路。雖然車道依舊,但心境早已不同。從年少的風馳電掣,到如今的緩慢觀景,北宜公路見證的不只是自然地貌的更迭,更是一個人在歲月中逐步沈澱的旅程。

「導航又不給力,只好靠著20年前的印象找回自己熟悉的路……」這句話,彷彿是寫給所有經歷過紙本地圖時代的旅人。「導航又不給力,只好靠著20年前的印象找回自己熟悉的路……」這句話,彷彿是寫給所有經歷過紙本地圖時代的旅人。(康明義提供)
背影不語,卻似乎在訴說一段與山、與海、與機車、與青春交織的長路。背影不語,卻似乎在訴說一段與山、與海、與機車、與青春交織的長路。(康明義提供)
從年少的風馳電掣,到如今的緩慢觀景,北宜公路見證的不只是自然地貌的更迭,更是一個人在歲月中逐步沈澱的旅程。從年少的風馳電掣,到如今的緩慢觀景,北宜公路見證的不只是自然地貌的更迭,更是一個人在歲月中逐步沈澱的旅程。(康明義提供)
延伸閱讀
│新北│龜吼漁夫市集 大海之約
2025年04月30日 | 25天前
靜賞春光 嵩山鳶尾花梯田美如畫
2025年04月23日 | 1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