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高鐵環評初審 環委要求補充修正再審

環境部5日召開高鐵延伸宜蘭案的環評初審,會議全程逾6小時,針對外界質疑該案是否能達成解決東部交通壅塞問題,環委要求開發單位交通部鐵道局提出北宜高鐵與直鐵的經濟效益、財務評估比較及營運收支衝擊分析,最後決議補正後再審。鐵道局表示,會再拜會宜蘭縣議會、加強溝通。
本案開發單位為交通部鐵道局,計畫自高鐵南港站延伸至宜蘭縣政府東南側,全長約60.6公里,未來台北到宜蘭路程將從現行的65分鐘縮短為20分。因歷經多年討論,備受外界關注,不少支持與反對團體均到場發言。
地方民意分歧爭論持續
前交通部長賀陳旦指出,此案未依法定審查流程,導致內容粗略、細節缺漏,讓社會難以取得共識。他表示,臺鐵是穩定提供通勤的需求主力,而高鐵延伸恐將排擠原有臺鐵乘客。雖高鐵有技術優勢,但需轉乘,整體效益未必優於直鐵。他呼籲政府應暫緩推動,重新檢討並加強與社會溝通。
守護宜蘭工作坊代表李玉菁則說,僅辦一場公聽會難以取得社會信任,高鐵周邊禁、限建規定恐影響沿線居民達120公尺之範圍,這些對在地的衝擊在環評報告書中卻隻字未提。
支持方民進黨立委陳俊宇則表示,高鐵具備高運量與高準點等優勢,北宜直鐵的量能提升有限。宜蘭民眾期盼多年,高鐵有助於實現六小時生活圈,並促進青年留鄉。交通部次長伍勝園則指出,高鐵延伸有助於紓解東部鐵路「一票難求」的情況,並促進宜蘭整體產業與人口均衡發展。
工程風險與環境衝擊受關注
鐵道局長楊正君說明,目前宜蘭與台北間交通系統供給明顯小於需求,國道五號壅塞頻繁,臺鐵也因東西幹線重疊影響班次配置,即使增購EMU3000列車,仍無法完全應付需求。
針對民眾關切高鐵禁、限建問題,他說高鐵尚未公告禁建範圍,限建廊帶則為60公尺內,施工前申請通過即可動工。至於礁溪、頭城民眾反映站點設置不便,楊正君表示,全台高鐵皆透過轉乘接駁提供民眾服務,規劃中的車站對當地仍較台鐵具時間優勢。在環境面向上,楊正君說,工程採高架與隧道型式為主,並以橋梁「不落墩」方式跨越農水路,避免影響既有灌溉。
閉門會議中,環委共提出15項意見,最後決議補充修正後再審。除要求強化高鐵與直鐵比較外,也需針對10座隧道之生態、地下水脈衝擊,進行邊坡穩定分析與復原計畫;另須因應極端氣候強化土石方管理,並評估其對山區與平地交通的影響;環委也要求交通部提出進出人次分析、旅運衝擊減輕對策,及與沿線居民溝通計畫。
此外,針對可行性研究程序,鐵道局於會後回應,依據行政院於2011年函示,交通部須整體分析計畫「各項可能方案」,並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估,經綜合評估可行後,再提送綜規報告報行政院核定。
鐵道局表示,依前述函示,自2012年起多次就不同直鐵路線方案進行評估,但因涉及翡翠水庫集水區保護、繞行路線時間節省效益有限等因素,均難以繼續推動,而考量高鐵南港端已預留延伸介面,路線避開集水區後仍具節省時間優勢,遂於2019年11月改採高鐵方案續行規劃及環評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