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十三行的時光之門 再到八里老街吹海風

新北市十三行博物館。(廖儷芬/攝影)
新北市十三行博物館。(廖儷芬/攝影)

【記者廖儷芬/新北市報導】

在新北市八里區的藍天下,旅人踏上了一場充滿歷史氣息,與人文風情的探索之旅。首站來到外觀充滿現代感的「十三行博物館」,那棟斜角鋼筋混凝土的建築像是一艘等待啟航的太空船,而館前廣場上《運動與競技》與《解密十三行》兩大展覽海報,吸引不少親子駐足。

拾級而上,階梯上的彩繪圖騰彷彿訴說著史前人的智慧與技藝。進入館內,一座座仿真的考古挖掘場域映入眼簾,模擬考古人員正在細心刷拭土層、紀錄每一塊遺物。展廳內則陳列著十三行文化的日常用具、陶器與人骨遺骸,彷彿可見兩千年前的人們如何生活、生產、甚至面對死亡。

其中,一處高腳茅草屋模型最受小朋友喜愛,孩子們一邊觀看模擬人偶製陶情景,一邊驚呼「原來以前的房子是這樣搭建的!」讓考古知識變得貼近日常,也引發一陣童趣笑聲。

拾級而上,階梯上的彩繪圖騰彷彿訴說著史前人的智慧與技藝。拾級而上,階梯上的彩繪圖騰彷彿訴說著史前人的智慧與技藝。(廖儷芬/攝影)
展廳內則陳列著十三行文化的日常用具、陶器與人骨遺骸。展廳內則陳列著十三行文化的日常用具、陶器與人骨遺骸。(廖儷芬/攝影)
十三行博物館內部景觀。十三行博物館內部景觀。(廖儷芬/攝影)
進入館內,一座座仿真的考古挖掘場域映入眼簾。進入館內,一座座仿真的考古挖掘場域映入眼簾。(廖儷芬/攝影)
一邊觀看模擬人偶製陶情景,一邊驚呼「原來以前的房子是這樣搭建的!一邊觀看模擬人偶製陶情景,一邊驚呼「原來以前的房子是這樣搭建的!(廖儷芬/攝影)

走訪八里左岸的海風與記憶

離開十三行博物館後,沿著八里左岸自行車道散步,便能抵達八里老街。岸邊高聳的粉紅 BALI 字樣藝術裝置,與對岸淡水的城市天際線交錯,吸引遊客駐足拍照,畫面浪漫而鮮明。

午後微風輕拂,淡水河面上白帆點點,遊艇、划艇與水上摩托車來回穿梭,為這片寧靜水域增添一抹動感。沿岸則是絡繹不絕的親子遊客,有人踩著四輪協力車悠閒前行,也有人在草地上鋪著墊子野餐,形成一幅幅生動的生活圖景。

沿著八里左岸自行車道散步,便能抵達八里老街。沿著八里左岸自行車道散步,便能抵達八里老街。(廖儷芬/攝影)
走訪八里左岸的海風與記憶。走訪八里左岸的海風與記憶。(廖儷芬/攝影)
午後微風輕拂,淡水河面上,遊艇、划艇來回穿梭。午後微風輕拂,淡水河面上,遊艇、划艇來回穿梭。(廖儷芬/攝影)

童年回憶與美味在地滋味

轉進熱鬧的八里老街,瞬間進入另一個時空。復古招牌「玩童幸福」童玩店,店前懸掛著彩色水槍、小沙鏟與塑膠玩具,彷彿將人拉回純真年代。店內牆上掛滿老唱片與早期廣告畫報,勾起不少大人回憶。

街邊小吃更是不能錯過的亮點。從「八里左岸」招牌椰子冰飲,到「手工魚丸湯」、「酥炸臭豆腐」等道地台灣味,香氣撲鼻、排隊人潮不斷。許多遊客一邊吃著美食,一邊閒聊著剛才在博物館見到的古人器具,將歷史與生活自然連結。

復古招牌「玩童幸福」童玩店,店前懸掛著彩色水槍、小沙鏟與塑膠玩具。復古招牌「玩童幸福」童玩店,店前懸掛著彩色水槍、小沙鏟與塑膠玩具。(廖儷芬/攝影)
八里老街上的碳烤魷魚,香氣撲鼻。八里老街上的碳烤魷魚,香氣撲鼻。(廖儷芬/攝影)
從「八里左岸」招牌椰子冰飲,到「手工魚丸湯」、「酥炸臭豆腐」等道地台灣味。從「八里左岸」招牌椰子冰飲,到「手工魚丸湯」、「酥炸臭豆腐」等道地台灣味。(廖儷芬/攝影)

一場歷史與日常的串遊

十三行博物館與八里老街的這段旅程,不只是時間軸上的跳躍,更是一場知識與感官的饗宴。從博物館的史前遺址到河岸的現代生活,八里這片土地用獨有的節奏,訴說著千年不息的人文脈絡。若你也想在週末尋找一場寓教於樂的微旅行,不妨來趟八里之旅,讓自己在歷史與河風中,緩步前行。

八里左岸市集特別吸睛的店家。八里左岸市集特別吸睛的店家。(廖儷芬/攝影)
廣闊的八里海岸,親子遊的好去處。廣闊的八里海岸,親子遊的好去處。(廖儷芬/攝影)
八里這片土地用獨有的節奏,訴說著千年不息的人文脈絡。八里這片土地用獨有的節奏,訴說著千年不息的人文脈絡。(廖儷芬/攝影)

延伸閱讀
靜賞春光 嵩山鳶尾花梯田美如畫
2025年04月23日 | 15天前
春秋墓園被迫拆遷 監院糾正新北市府
2025年02月10日 | 2個月前
投身陶瓷彩繪 鄧素雲盼打造臺灣品牌
2024年11月11日 | 5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