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發電成本穩定 學者籲思考核電廠延役

圖為屏東核三廠。(台電提供)
圖為屏東核三廠。(台電提供)

【記者張原彰、林丞奕/綜合報導】

核三廠二號機17日除役,台灣正式邁入非核家園,行政院長卓榮泰19日表示,到今年底前,會有480萬瓩的電補上,完全取代核三廠二號機95萬瓩。不過,有學者認為,核能不會造成空汙,「返核」是國際能源新趨勢,政府要做的事,是讓核電廠延長使用年限至60年。

卓榮泰19日在「屏科半導體供應鏈進駐啟動典禮」上表示,外界關注台灣的電夠不夠,而他在致詞前,查了備轉容量率達17.52%,「距離安全容量非常高」。

對於核三廠二號機除役後,所減少的95萬瓩電該如何補足?卓榮泰說,燃氣機組包含大潭七號機91萬瓩可以補上來,而到下個月,興達一號機130萬瓩可以補上來,另外還有興達二號機130萬瓩、台中新一號機130萬瓩。

卓榮泰說,到今年底,會補上480萬瓩的電,「完全取代核三廠二號機」,「跟各位供應鏈廠商報告,台灣目前的水跟電都沒有問題」。

不過,對於台灣邁入非核家園,中華民國核能學會有不同的看法。清華大學退休教授李敏19日表示,核三廠除役後,將失去95萬瓩的穩定發電容量,備載容量率預計下降約3%,台電雖已規劃新增燃氣機組接替核電空缺,但能源結構將進一步傾斜至燃氣,對碳排放、能源自主與發電成本帶來挑戰。

核電不易受國際價格波動影響

李敏說,核能發電不靠燃燒產生能量,故發電時不會造成空汙與排放二氧化碳,且核能還有多項優勢,像是可調控基載供電設施,燃料體積小、重量輕,運輸儲存方便。

另外,核能可一次添加燃料,並維持長達18個月,提供國家能源安全所需的韌性;核能發電燃料鈾的採購成本占總發電成本比例低,發電成本穩定,核電廠一旦興建完成,其發電成本較不易受到國際能源價格波動的影響。

他說,全球有417部核能機組在運轉,160部運轉超過40年,35部超過50年。台灣的部分,政府要做的事是讓核電廠延長使用年限至60年,核電機組執照更新工作總期程估2年,每個電廠所需經費100億至150億元,延役後提供每年300億度成本穩定的無碳電力。

中華經濟研究院綠色經濟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陳中舜指出,電力供應穩定性直接關聯企業投資信心與產業韌性,包括蘋果、微軟、亞馬遜都已經承認核能是清潔能源,台灣的能源政策若缺乏中長期彈性與多元化準備,恐影響台灣整體競爭力。

國民黨立委楊瓊瓔19日說,政府倉促廢核,若再生能源進度持續跳票,最後將會是民眾用肺發電以及加買昂貴綠電,造成台電虧損。◇

★相關閱讀:

延伸閱讀
日產汽車虧損 傳擬關全球7工廠
2025年05月18日 | 4天前
有「M字掌紋」富貴不用愁?
2025年05月11日 | 11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