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不住 傳中國星巴克找買家

【記者許蒔/綜合報導】

在中國深耕了25年的星巴克,恐怕也撐不住了。據彭博社報導,星巴克正在考慮出售中國業務。中國是星巴克第二大市場,卻連續三季營收大幅下滑,難敵本土品牌瑞幸咖啡的挑戰。

中國是星巴克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場,擁有近7,600家門市,占全球19%。然而近來,星巴克在中國的市場表現並不好。截至3月第一季,星巴克在中國的淨營收約7.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7%,這已經是星巴克中國連續3季營收下滑。而中國本土品牌「瑞幸咖啡」同期的淨收入是12億美元。

彭博社週三報導,星巴克已經開始徵詢買家,多家私募基金公司、科技公司和投資大戶都是潛在目標之一。星巴克新任執行長尼科爾坦言,中國市場「極度競爭」,公司將重新檢視在中國的營運策略。西方企業在中國面臨的困境,再次引發外界關注,一些學者並不看不好星巴克出售中國股權,這可能會為品牌帶來風險,品牌形象稀釋以及核心價值弱化。

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謝田表示:「整個經營環境實際上一直很困難,對星巴克來說的話,我認為它可能最好的辦法要保持品牌,那就是關店、關掉,或者它應該是賣給其它公司,換個中國當地的名字、換個名字經營,有誰會在這個時候去購買這樣一個品牌,如果價格降得很低的話,對它們也不合適,也會傷害這個品牌的利益,所以星巴克這個決定確實是比較令人費解。」

近年來,中國經濟大幅下滑,以及本土咖啡品牌的崛起所帶來的競爭壓力,致使星巴克在中國的營運面臨困境。而本土品牌瑞幸咖啡,靠打價格戰已超越星巴克。謝田指出,「整個商品環境的惡化,才是導致星巴克做出這種決定的原因。」

旅美經濟學者李恆青則認為,「中國最愛做的競爭,實際上就是捲(內捲,指惡性競爭),捲就是價格戰,現在的星巴克在中國的最大的競爭對手就是這個瑞幸,打價格戰,比星巴克少30%左右的價格,就是中國現在普遍的在服務行業,餐飲行業,普遍的這個競爭的辦法,降價把對方壓死。」

此外,外商投資企業在中國的經營環境日益惡化,也是面臨的困境之一。李恆青:「實際上中國(共)現在一直在想做文化自信,這是習近平上台以後一直在強調的,那怎麼能讓你天天都在喝洋人的飲料,過洋節,從這些角度來說對於西方的公司,西方的生意就會有壓力。」◇

延伸閱讀
中共暫緩對美稀土出口禁令
2025年05月15日 | 10天前
運動部9/9掛牌 部徽發想自Team Taiwan
2025年05月15日 | 10天前
川普敦促敘、以恢復關係
2025年05月15日 | 10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