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精品錶漂白贓款 台美聯手破洗錢案

刑事局國際刑警科與美國執法機關近期聯手破獲重大跨國詐欺洗錢案,成功攔截犯罪集團以精品手錶為掩護,進行資金漂白的行為,據調查,該詐團是以假交友方式進行詐騙,警方今年先後拘提多名犯嫌到案,全案向法院聲押犯嫌獲准,並移請檢方擴大偵辦。
根據調查,該詐欺集團先以假交友方式取得美籍被害人信任,進而以投資加密貨幣詐騙手法,取得鉅額非法所得,造成已查明身分之被害人折算新台幣逾1億6千萬元之財產損害。
專案小組於今年1月24日晚間,於桃園國際機場拘提廖嫌到案,搜索並查扣精品錶、鑽戒、冷錢包、外幣現鈔、手機、護照及台胞證等贓證物;2月10日進行第二波查緝,執行搜索、拘提黃嫌等5人到案,查扣加密貨幣、助記詞、現金、涉案金融帳戶、手機、車輛及電腦等贓證物。
刑事局表示,這類手法已成為近年國際間常見的洗錢模式,將贓款投入名牌手錶等高價精品市場,尤其在高端精品市場中,因缺乏交易透明度而遭有心人士利用其「高價值、易轉售、保密性高」等特性,作為洗錢工具,再透過海外轉售或拍賣市場隱匿資金來源,試圖規避金融監管與資金追查。
刑事局呼籲國內外精品業者提高警覺,強化可疑交易通報機制,並與執法機關攜手合作,共同防範非法資金進入正規市場。未來,警方也將持續與國際執法機構合作,精進科技偵查與情資整合,打擊跨境詐欺與洗錢犯罪,保障民眾財產安全與社會治安。
網售石榴石「手鍊」稱可預防癌症
高雄市衛生局日前查獲,網路購物平台蝦皮上有賣家販售女性手鍊,宣稱是以水晶、石榴石等材質製成,具有預防癌症、治療癲癇等醫療功效,因手鍊非屬醫療器材或藥物,宣稱有醫療效能不僅違反《藥事法》,更可能導致民眾延誤就醫,依法最高可處2,500萬元罰鍰。
衛生局表示,手鍊非屬醫療器材或藥物,廣告雖不需申請廣告許可,但《藥事法》第69條明定「非藥物不得為醫療效能標示或宣傳」,但不肖業者為吸引消費者目光,透過網購平台、社群媒體及短影音等形式,宣稱耳燭、貼布、手鍊等具醫療效能,標示療效廣告的行為恐誤導消費者,不僅違法,更可能導致民眾延誤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