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進口稻米量創高 美占60% 澳、泰、台次之

稻米是日本文化和飲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去年開始日本稻米嚴重短缺,導致米價暴漲。東京一家餐廳的老闆平野新(Arata Hirano)做出一件看似不可思議的事情:開始購買美國稻米。
路透社報導,他購買的加州Calrose稻米價格自去年夏天首次購買以來,已經增加一倍,但即便如此,仍然比日本本土稻米便宜得多。
平野說,「除非國內稻米的價格低於Calrose,否則我不打算換。」平野的餐廳提供包含魚、米飯、湯和配菜的套餐。
過去一年,日本國產稻米批發價格飆升約70%,達到2006年有紀錄以來的最高水準。今年3月,日本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較去年同期上漲3.2%,其中稻米價格漲幅創下50多年來新高。
日本總務省公布的數據顯示,3月稻米價格較去年同期上漲92.1%。這是自1971年有紀錄以來的最大漲幅。
根據日本農業部的數據,4月第二週,一袋約5公斤稻米的含稅平均售價約為30美元(約新台幣914元),是去年同期的兩倍多。
稻米短缺且太貴 日本人無奈
稻米短缺正在影響日本人的日常生活。餐館紛紛漲價,不再免費續米飯。袋裝稻米正在從商店貨架上消失;許多商店現在限制每位顧客只能購買一袋稻米。一些日本人在其他亞洲國家旅行時也購買稻米。
日生基礎研究所(NLI Research Institute)研究員狛枝大輔(Daisuke Komaeda)表示,稻米價格上漲的原因之一是種植面積減少導致產量下降,造成供應短缺;另一個原因是隨著疫情結束後旅遊業復甦,餐飲需求增加。
《華盛頓郵報》報導,45歲的綿谷香織(Kaori Wataya)是一位三個孩子的母親,她每天要煮兩頓米飯。「太貴了。」她在東京西部一家超市外說,「但是我們還能怎麼辦呢?」
關稅談判 日本擬接受美國米
在過去六十年的大部分時間裡,日本幾乎所有主食稻米(用於用餐,而非用於飼料或其他產品配料的稻米)都產自本土。日本對進口的需求並不大,而為確保最基本糧食自給自足而徵收的高關稅也保護了本土農民免受競爭。
美國總統川普在4月一次講話中表示:「日本不希望我們向他們出售稻米」,日本的稻米供應問題因此成為關注焦點。
日本將免關稅的「最低准入」稻米進口量限制在每年10萬公噸,約占總消費量的1%。上一財政年度,美國約占日本稻米進口量的60%,其次是澳洲、泰國和台灣。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作為和川普政府進行關稅談判的籌碼之一,日本政府正在考慮擴大從美國的稻米進口。超過配額的進口稻米都將被徵收每公斤341日圓(約新台幣50元)的關稅。
日本將增加進口外國米
無論美日貿易談判有何進展。顯而易見的現實是,稻米供應對日本來說仍然是個問題。在截至3月的財政年度,日本免關稅進口稻米七年來首次突破10萬噸的上限。
雖然超過配額的稻米進口量仍然很小,但也大幅成長,在2024財政年度的前11個月,被徵收關稅的稻米進口增加兩倍,達到略低於1,500噸。
路透社報導,今年,稻米進口商兼松株式會社(Kanematsu)首次大規模採購美國稻米,採購量達1萬噸。兼松的一位發言人表示:「我們收到了許多來自餐飲業、便利商店、超市和稻米批發商的詢問。」
至於進口稻米的品質和口感,平野的客人二瓶美樹(Miki Nihei)表示,「我完全不知道。我一點也不介意吃進口稻米。價格上漲了,所以我一直在尋找更便宜的選擇。」
韓國全國農業合作社4月底確認,計畫在6月初向日本出口至多24噸稻米,這將是至少25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稻米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