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邁阿密站 皮亞斯特里奪3連冠

當地時間5月4日,F1邁阿密大獎賽上演了最後的壓軸大戰,從第4位起步的邁凱倫澳洲車手皮亞斯特里(Oscar Piastri)率先衝線,生涯首次奪得賽季「三連冠」,隊友英國車手諾里斯(Lando Norris)獲得亞軍;梅賽德斯英國車手拉塞爾排名第三,也登上了領獎台;杆位發車的維斯塔潘以第四名完賽。
F1邁阿密站在美國漸受矚目F1邁阿密站比賽場地——邁阿密國際賽道是一條臨時賽道,圍繞邁阿密硬石體育場旁邊建造,比賽前幾週開始組裝,比賽結束後拆除。 賽道全長5.410公里,有19個彎道和3條直道,賽車平均時速達到222公里/小時,最高可達到每小時340公里。
自2022年加入F1賽歷以來,邁阿密大獎賽便迅速成為全球最受矚目的體育賽事之一,每年比賽都會吸引眾多名人前來,就像人們在美國超級盃派對上看到的那樣場景。去年,邁阿密站刷新了賽道觀賽人數的新紀錄,整個週末共吸引27.5萬名觀眾來到現場,見證了諾里斯奪得職業生涯首個分站冠軍。
由於F1賽事對邁阿密當地經濟與社區都有著深遠影響,前三年已累計創造超10億美元的經濟效益,為此F1決定在雙方原有合同上續約10年。這樣邁阿密大獎賽將一直保持在F1賽歷上,直至2041年。除了邁阿密站外,F1在美國還有另外兩站比賽,分別為在德克薩斯州奧斯汀舉行的「美國大獎賽」以及在拉斯維加斯街道上進行的「拉斯維加斯大獎賽」。
諾里斯奪得「衝刺賽」冠軍本站除了通常舉行的正賽外,還增加了短途「衝刺賽」,賽程為:週五進行衝刺賽的排位賽;週六先舉行19圈的衝刺賽,然後再進行正賽的排位賽;週日最後上演進行57圈的正賽。
週五進行的衝刺賽排位賽上,年僅18歲的梅賽德斯意大利車手安東內利(Andrea Kimi Antonelli)奪得了杆位,並打破了維斯塔潘2023年在這裡創造的最快單圈紀錄。這也是他F1生涯收穫的的首個衝刺賽杆位。皮亞斯特里排名第二,將與安東內利在衝刺賽從頭排發車。諾里斯排名第三、維斯塔潘位居第四。
週六進行的衝刺賽,由於賽道降水濕滑,比賽一再延遲。勒克萊爾則在途中撞牆,賽車受損嚴重,不得不退賽。起步後,皮亞斯特里將安東內利「擠出」賽道,意大利小將降到了第四。兩位邁凱倫車手在半程過後,開始領跑。最終,諾里斯奪得冠軍,皮亞斯特里和漢密爾頓分列第二和第三;維斯塔潘因駛出維修區時,撞上對手賽車,屬於不安全「釋放」被罰10秒,最終排名第17。
之後進行的正賽排位賽,維斯塔潘獲得了個人生涯的第43個杆位,諾里斯排名第二,兩人將在正賽從前排發車。小將安東內利僅以0.002秒之差排在第三位,將與皮亞斯特里在正賽從第二排出發。
亞斯特里奪賽季「三連冠」週日正賽比賽開始後,杆位發車的維斯塔潘壓制住諾里斯,守住了領先位置。諾里斯衝出賽道後,排位大降。第2圈,杜漢與勞森的賽車碰撞後爆胎,停在了賽道旁,賽會出動虛擬安全車。第4圈,安全車退出後,皮亞斯特里立即超越了安東內利,上升到第二位,諾里斯則來到了第五。
此後,皮亞斯特里開始向維斯塔潘展開攻勢,兩車上演了在1秒之內的攻防戰,澳洲人通過DRS頻頻向荷蘭人發起進攻。維斯塔潘嚴密防守,一直堅持到第14圈。最終,皮亞斯特里在起跑直道上,超越了維斯塔潘開始領跑。
不久,諾里斯憑藉賽車優勢,逐漸接近維斯塔潘。一圈後,兩人也開始開起了一番廝殺。第18圈,諾里斯艱難地超越了維斯塔潘。在賽道上,邁凱倫賽車包攬了前二,而領跑的皮亞斯特里已在剛才隊友與維斯塔潘廝殺期間,建立起了將近9秒的優勢。
之後的比賽漸漸平穩。第29圈,維斯塔潘進站換胎。就在同時,貝爾曼的賽車因故障停在8號彎退賽,並再次觸發虛擬安全車。兩輛邁凱倫完成了進站,而拉塞爾則藉此機會,搶在了維斯塔潘前出站,升到了第三位。
此後的比賽波瀾不驚。最後15圈,領跑的皮亞斯特里領先諾里斯大約5秒,諾里斯比後面的拉塞爾快了超過30秒。維斯塔潘則給了拉塞爾施加了不小的壓力,兩人之間的差距保持在1.5秒左右,但無法進一步拉近兩車之間的距離。四輛賽車位置一直沒有發生變化。
最終,皮亞斯特里率先衝線,獲得賽季第四勝,首次奪得賽季「三連冠」。這也是他職業生涯的第六個分站冠軍。諾里斯獲得亞軍,助邁凱倫車隊今年第二次包攬分站冠、亞軍,拉塞爾以第三名身分登上了領獎台。排名第四至第十、有相應積分進帳的車手分別為:維斯塔潘、阿爾本、安東內利、勒克萊爾、漢密爾頓、塞恩斯和角田裕毅。
本站過後,在車手積分榜上,兩位邁凱倫車手排名前二,其中皮亞斯特里以131分領跑;諾里斯積115分,位居次席;維斯塔潘積99分,排在第三位。在車隊積分榜上,邁凱倫車隊領先優勢進一步擴大,以246分,排名第一;梅賽德斯車隊以141分,排在第二位;紅牛積105分,位居第三。
責任編輯:鄭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