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低頭族當心 僵直性脊椎炎上身
台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風濕免疫科周昌德醫師表示,僵直性脊椎炎好發於20至30歲的青年時期,男性發生的機率較女性高出3倍。隨著資訊科技發達及網路普及,醫師提醒,若長時間當「低頭族」將加重頸椎、脊椎負擔,如果常做需要彎腰駝背的工作也可能加速、提早關節脊椎骨變形,患者要特別注意避免不良的姿勢。
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蔡嘉哲呼籲,僵直性脊椎炎患者躺著不動將造成身體更大的負擔,除了找醫生積極治療外,還要多做運動。許多腰酸背痛問題在休息過後就會舒緩,但是僵直性脊椎炎剛好相反,休息不動只會加重病情。
蔡嘉哲說,運動可以幫助病患減輕疼痛,增加脊椎活動空間,避免關節沾黏、僵直惡化,建議多做伸展運動;做好重量訓練、增強自身肌力,避免肌肉量流失;增加心肺耐力運動來減輕疼痛與病情惡化。
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針對國內3千名大學生進行「下背痛及僵直性脊椎炎認知調查」發現,五成大學生有下背痛的經驗,其中有8%表示下背痛已持續3個月以上,僅有三成大學生知道許多名人是僵直性脊椎炎患者,但是有三成大學生從未聽過僵直性脊椎炎,雖然九成的大學生認為應該就醫,卻僅有一成知道可至風濕免疫科就診。
現年32歲的郭先生在14歲的某天睡醒時,突然發現膝蓋腫脹,無法行走,不是因為運動傷害,也不曾碰撞到膝蓋,因為父親在醫院工作而至風濕免疫科就醫,經診斷為僵直性脊椎炎,發病後的生活起居都需要人幫忙。後來持續治療時,吃藥的效果並不明顯,需要長時間治療才有一點療效。因為持續發炎開始影響到手腕關節,醫師建議改用2週一次的生物製劑以及培養運動習慣,病情才逐漸穩定,發病機率也變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