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港人權自由續惡化

〈香港人權報告2024〉指出香港在《港版國安法》體制下人權自由被持續侵蝕的狀況。(〈香港人權報告2024〉報告封面)
〈香港人權報告2024〉指出香港在《港版國安法》體制下人權自由被持續侵蝕的狀況。(〈香港人權報告2024〉報告封面)

【記者林一山/綜合報導】

香港人權資訊中心28日發表〈香港人權報告2024〉,指出香港在《港版國安法》體制下,人權自由被持續侵蝕的狀況,批評港府對外宣稱社會穩定和正常,但事實是政治審查加劇,市民恐懼被政府以法律報復。

報告指出香港的國安體制進一步擴權,2020年頒布的《港版國安法》授權行政當局凌駕司法程序,削弱公平審判,亦主張域外管轄權。例如,國安委的決定明確具有約束力和不受司法審查,特首亦可就某行為或事宜是否涉及「國家安全」發出具有約束力的「國家安全證書」。

中心認為司法機構正被邊緣化,行政當局對法律代表的限制、法律援助批准率下降、對眾籌的審查以及懲罰性訴訟費用的施加,營造了不利於公共利益訴訟的環境。同時,港府對提呈司法覆核人士高調拘捕,製造寒蟬效應,例如2023年郭卓堅對區議會選舉提呈司法覆核,2024年6月涉騙取公屋、綜援(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畫)及法援(法律援助)等被捕,讓人質疑存在報復性執法。

報告指,自2020年《港版國安法》實施以來,香港未曾發生大型示威活動,港府以預防性執法、選擇性執法、非正式渠道施壓、無限期訴訟打壓市民抗議的權利。截至去年3月,超過7,300名因2019年抗議活動被捕的市民仍處於法律懸而未決的狀態,面臨持續的起訴威脅而沒有結案。

另外,政府加強對人民的監控,例如去年擴大了監視器基礎設施,涉及人工智慧和人臉識別技術;網上言論持續受到嚴密監管,以煽動罪起訴社交媒體言論;海外香港人亦受到跨國監控。

文化與教育領域的審查亦加劇,記者、藝術家、教育工作者和社區組織者被不透明的政府官僚限制,情況越來越多。音樂會、戲劇和書展因模糊理由被取消,圖書館移除書籍,學校拒絕批評性藝術家的進入,「愛國教育」被系統性的融入課程。報告批評政府將行政措施武器化,以實現政治控制,同時維持行政中立的假象。

報告促請香港和中共政府撤銷《港版國安法》和《基本法》第23條《維護國家安全條例》,釋放所有政治犯,停止一切形式的跨國壓迫,恢復司法獨立,並保護言論、集會和結社自由。

中心建議各國政府考慮香港的人權狀況調整外交政策,施加針對性出口管制,並為希望移民的香港人提供更多途徑;聯合國應加強對香港的監察,到香港進行訪問,記錄所有形式的壓迫,並保護與聯合國機制互動的人士免受港府報復;企業和金融機構應抵制脅迫性的法律要求,防止在數位壓迫和審查中成為共謀。◇

延伸閱讀
肥胖率增動搖國本 小甘迺迪出招
2025年04月26日 | 13天前
美將逐步淘汰食品中的人工色素
2025年04月23日 | 16天前
陸發錢獎勵 結婚率不增反降
2025年04月28日 | 11天前
三明治照顧者壓力大 注意健康警訊
2025年04月28日 | 11天前
中國房價慘跌 再不賣就成負資產
2025年04月28日 | 11天前
五一促消費 陸學者籲撒幣兆元
2025年04月28日 | 11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