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首次證實 川普考慮豁免部分汽車關稅

白宮官員週三(23日)向《大紀元》證實,美國總統川普考慮讓汽車業者享有若干關稅豁免。消息激勵車用零配件族群股價勁揚。綜合媒體報導,法人分析,政策不確定性仍高,但關稅變數有助車用售後維修件(AM)銷售前景,且AM產業進入門檻高,台廠仍是主要供應商與受惠者。
川普已對進口整車課徵25%關稅,並計畫最晚在5月3日對汽車零組件實施關稅。白宮於3月底曾指出,符合《美墨加貿易協定》(USMCA)免稅條件的車輛,仍需針對零組件內非美國生產的部分課徵關稅。
此前,汽車業領袖已進行數週密集遊說,警告供應鏈可能中斷,並使消費成本上升。代表主要車廠的「汽車創新聯盟」一直是關稅政策主要的反對聲浪,該聯盟總裁兼執行長波賽拉(John Bozzella)早先公開警告,新關稅將在美國經濟中引發連鎖反應。
「汽車業是美國最大的製造業」,波賽拉說,「汽車製造商、電池製造商與零件供應商已在美國投資數十億美元,支持密西根州、田納西州等14個州的社區與美國工人。」他指出,更高的關稅將推高消費者成本,減少美國汽車出口,並導致汽車銷量下降,「而這一切,都會發生在新的製造業或就業機會在美國出現之前」。
該聯盟及其他業界組織21日致函政府,警告許多汽車供應商在財務上依然很脆弱:「大多數汽車供應商並無足夠資本,應對突如其來的關稅衝擊,許多公司陷入困境,可能面臨停產、裁員與破產。」
川普則表示,徵收關稅是推動國內生產、解決數十年來不公平外貿行為的必要工具。政府也指出,這項政策旨在扭轉汽車製造外移現象,重振美國工業能力。
多年來,美國汽車製造商已發展出深度整合的跨境供應鏈,以降低成本。根據加拿大汽車製造商協會說法,一個汽車零件在最終組裝前,可能會跨越美加邊境多達八次。據汽車研究中心分析,25%的關稅將使美國車廠今年整體成本增加約1,080億美元。
儘管製造商普遍反對,但關稅卻獲得全美汽車工人聯合會(UAW)支持。UAW主席費恩(Shawn Fain)3月9日表示,過去三十年來,與加拿大、墨西哥等國的不平衡貿易,導致美國失去了大約9萬家製造工廠。
川普14日也坦承生產回流面臨挑戰,並指出車廠可能需要額外時間調整。「他們正改用在加拿大、墨西哥及其他地區製造的零件」,他說,「他們需要一點時間,因為這些東西未來會在這裡製造。」
川普週三表示,對加拿大進口汽車徵收的25%關稅可能進一步上調,「我對加拿大徵關稅,他們支付25%,但對汽車來說,稅率可能還會提高」、「這麼做意思是,我們無意要你們的車,請見諒。我們真正想要的,是自己製造車輛。」
法人:台AM廠可受惠
相關消息激勵台股車用零組件族群表現,東陽盤中漲3.5%,汽車傳動系統製造廠和大漲4.5%,車燈供應商帝寶漲3.4%、堤維西漲4.2%,虎山鎖漲停113元。
法人分析,相關政策不確定性仍高,川普若暫緩課徵汽車整車和零組件進口關稅,最終目的仍期望車廠和供應鏈加速在美設廠,不過在美國設廠成本較高,將牽動新車價格上漲,促使二手車銷售高於新車,帶動售後維修件(AM)需求提升。
觀察AM產業特性,法人指出,AM產品開模需要長時間開發,投資和認證等時間和資源投入成本高,AM產業進入門檻高,新進廠商不容易在短期內搶進,預期台廠仍是主要供應商與受惠者。
至於美中關稅戰對於中國車用零組件供應鏈影響,法人認為有限,主要是中國出口到美國傳統汽車和電動車占總出口銷量不到2%,若車廠成本上揚、轉嫁至中國供應鏈要求降價的幅度也有限,美中關稅戰可能進一步加速中國車用零配件國產化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