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機器人馬拉松把中共宣傳搞砸

2025年4月19日,北京亦莊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比賽中,一個機器人忽然失控翻倒,陪跑人員也跟著摔倒,現場觀眾一片驚訝。(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2025年4月19日,北京亦莊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比賽中,一個機器人忽然失控翻倒,陪跑人員也跟著摔倒,現場觀眾一片驚訝。(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鍾原

4月19日,北京搞了一個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比賽,不料現場狀況迭出。新華社的報導承認,「一些機器人在路測中零件脫落、關節開裂、不慎摔倒。」黨媒因此被迫降低了宣傳調門。不過,其他一些中文媒體似乎沒有及時得到新指令,偏要稱此事代表了「中美科技戰」,硬生生把這次宣傳搞砸了。

「意想不到」的事故

4月19日,北京亦莊半程馬拉松比賽宣稱有1.2萬人參加,但人們的眼球幾乎更多投向了同時舉辦的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比賽。不過,現場的真實畫面令人大跌眼鏡。

一個機器人當街摔倒,連旁邊的服務人員也跟著摔倒,引起了圍觀者的一片驚訝之聲,不少人一時目瞪口呆、張大了嘴巴。人形機器人曾在央視新年節目中亮相跳集體舞,黨媒的大肆宣傳讓不少人覺得中國製造的機器人似乎已經成熟了,似乎中國在機器人領域已在世界處於前列,甚至在人形機器人領域還領先世界。

2025年4月19日,北京亦莊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比賽中,一個機器人忽然失控翻倒,陪跑人員也跟著摔倒。2025年4月19日,北京亦莊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比賽中,一個機器人忽然失控翻倒,陪跑人員也跟著摔倒。(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然而,這次比賽準確反映了中國人形機器人技術的真實狀況,用剛剛起步來形容,應該比較貼切,出現各種問題也就比較正常了。眾多網友覺得不可思議,這表明不少人曾不假思索的接受了中共的宣傳灌輸,但事實令他們忽然意識到,原來自己不小心被欺騙了。

虛假宣傳被打回原形

一個機器人摔倒傾覆,一個戴著少女頭像的機器人中途躺倒⋯頻頻的事故讓更多人認識到,中國在人形機器人領域實際仍在摸索中。

2025年4月19日,北京亦莊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比賽中,一個戴著少女頭像的機器人現場趴窩,技術人員趕緊上前攙扶、檢測。2025年4月19日,北京亦莊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比賽中,一個戴著少女頭像的機器人現場趴窩,技術人員趕緊上前攙扶、檢測。(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2025年4月19日,北京亦莊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比賽中,每個機器人旁邊都有技術人員緊跟陪跑,隨時救助,後面還有更多人坐車跟隨。2025年4月19日,北京亦莊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比賽中,每個機器人旁邊都有技術人員緊跟陪跑,隨時救助,後面還有更多人坐車跟隨。(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新華社記者們恐怕還被自己之前的宣傳陶醉,對這次比賽可能又準備了高調宣傳的稿子,但現場出現的種種事故讓他們始料未及,準備的稿子自然用不上了,報導中不得不承認「一些機器人在路測中零件脫落、關節開裂、不慎摔倒」,主辦方也要「摸著石頭過河」等。

不過新華社還嘴硬,稱「成績優劣不是唯一的評價標尺。2小時40分42秒——『天工Ultra』斬獲冠軍,6家機器人參賽隊成功完賽。」

新華社迴避了同時舉辦的人類半程馬拉松(多是老年人參加)的比賽成績。同樣是21公里的賽程,第一名的人類選手在1小時2分鐘內衝過終點;機器人冠軍用了2小時40分42秒,是人類冠軍用時的2倍還多。新華社只好說,「成績優劣不是唯一的評價標尺。」

新華社的報導也稱,「這些『跑』出來的和數據,都被研發團隊一一記錄⋯」,暗示機器人畢竟是跑起來了,不跑就不會出問題。報導稱,「摔倒、扶起,換電、再出發⋯科技照進現實之感,衝擊著每個人的感官和認知。」新華社仍試圖把壞事當喜事來宣傳,但大多數沒到現場的人看到這句話後,認知應該確實被衝擊了,多少明白了中國機器人科技的現實。

現場技術人員揭露更多真相

這次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的數據再次顛覆了大多數人的認知。不過,從現場看,技術人員們似乎早就知道可能發生什麼。他們緊隨機器人,生怕遙控距離稍遠就會失控。多數機器人旁邊至少有兩人陪同,身後還緊緊跟著服務小車,更多技術支持者在隨時待命。

當機器人躺倒、摔倒時,技術人員的臉上並未露出驚訝之意,應該早就知道有這樣的情形出現。有的為了防止機器人摔倒,不時地在旁攙扶一下,但若攙扶不住,也只能尷尬的笑。還有的技術人員未雨綢繆,在機器人的後面栓了一個繩子,防止機器人摔倒。

2025年4月19日,北京亦莊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比賽中,一名技術人員試圖扶住要倒下的機器人。2025年4月19日,北京亦莊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比賽中,一名技術人員試圖扶住要倒下的機器人。(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2025年4月19日,北京亦莊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比賽中,技術人員用繩子牽著機器人陪跑。2025年4月19日,北京亦莊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比賽中,技術人員用繩子牽著機器人陪跑。(Pedro Pardo/AFP via Getty Images)

機器人「天工Ultra」獲得第一名,技術人員似乎準備得也最充分,從一開始就是三人跟跑,他們比旁觀者更清楚這些機器人的半斤八兩。

技術人員愛惜把自己的產品完全可以理解,不過,眾多人緊密跟隨恐怕主要是因為心裡不踏實,但這又是不得不完成的政治任務,只能全程跟隨、服務,好不尷尬。

2025年4月19日,北京亦莊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比賽中,獲得第一名的機器人「天工Ultra」由三人陪跑。2025年4月19日,北京亦莊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比賽中,獲得第一名的機器人「天工Ultra」由三人陪跑。(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搞笑的「中美科技戰」宣傳

黨媒報導顯示,原來精心準備的宣傳泡湯了,御用文人們不得不臨時大幅調整,但又極不甘心。新華社被迫發出疑問,能否「以賽促研?」同時也稱,「新技術的到來,需要等待,也要努力催化。」

中共宣傳部門應該提前組織了大量資料,同時還提供給了眾多中文媒體,包括港台的一些親共媒體。這些媒體拿錢應付事,沒有及時調整、轉向,繼續高調吹捧慘不忍睹賽事。

一個媒體文章稱,「在中美商業戰爭的背景下,這增加了一個新的維度,作為噓聲經濟增長的一種方式。」另一個媒體的文章稱,「這場比賽也帶有地緣政治的意味⋯在與美國的技術競爭不斷加劇的背景下⋯這場比賽更像是一場技術秀。」還有一篇報導開篇就稱,「中美科技戰下⋯北京亦莊⋯舉辦全球首場『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

這些中文媒體一味要完成任務,偏偏還要與「中美科技戰」掛鉤。這已經不是搞笑宣傳,而是惡搞宣傳了。有的文章還稱,在「具身智能機器人」領域,「各國均剛起步,中美是處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同時又稱中國整體機器人產業「位居全球第一梯隊」。

然而,文章被迫承認,有些機器人「無法順利完賽,原因包括跌倒、衝撞到護欄等,也有些機器人需要靠人類陪跑員指引調整行進方向,或在中途罷工轉乘接駁車。」

這些「實話」表明,所謂的「全球第一梯隊」主要是在吹噓。「中美科技戰」的說法只能貽笑大方。

2025年4月19日,北京亦莊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比賽中,一個機器人在技術人員陪同下,從媒體記者前經過。2025年4月19日,北京亦莊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比賽中,一個機器人在技術人員陪同下,從媒體記者前經過。(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中共的邪惡沒有底線

1976年,中國曾首次引進了美國的一部科幻片《未來世界》,其中機器人試圖取代人的情節,令中國老百姓津津樂道。人形機器人的概念早已有之,但各國也知道存在巨大風險,如今人工智慧使風險進一步變大,因此研發過程慎之又慎,商業前景也一直不明朗。同樣,西方國家也早就看到,機器人的軍事用途同樣風險巨大,因此研發進程十分謹慎。

看到西方對人形機器人發展有顧慮,中共似乎覺得有機可乘,大量抄襲西方技術,試圖以「舉國體制」推動人形機器人開發,特別是軍事用途。一旦攜帶武器的機器人失控,後果將不堪設想,但中共不在乎機器人可能誤殺技術人員、誤殺老百姓。

人形機器人在中國才剛剛起步,中共就敢下令讓眾多試製品上街,技術人員們十分擔憂,因此不得不和機器人亦步亦趨。事實證明,這些機器人失控的比例相當高。風險如此巨大,中共卻毫無顧忌,仍試圖用來搞政治宣傳,結果弄巧成拙。

如今中共政權的穩定正如那些倒地的機器人一樣,是吹噓出來的;真要拉出來當街溜溜,隨時可能躺倒。這也提醒了中國老百姓,一旦看到它躺倒了,誰都不要去扶,也不要再跟著它跑,就讓它早點躺倒、退場吧!◇

延伸閱讀
立委憂關稅衝擊3公費疫苗
2025年04月23日 | 3天前
特斯拉首季收入下降20%
2025年04月23日 | 3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