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局長:美債沒有違約問題

美國債券殖利率近期創下波段新高,單週漲幅甚至達到近10年新高,還傳出中國拋售美債反擊關稅戰。對此,央行官員說,美債並沒有違約問題,也沒有遭到其他國家拋售的疑慮,未來只要聯準會(Fed)提供流動性,美債的波動就會減緩。
中央銀行外匯局局長蔡烱民說,近期美債大下跌,從美國官方資料看來,是因為高度槓桿交易,並沒有看到很多國家或是長期的債券投資者有恐慌性的拋售。
他說,債券市場雖然波動劇烈,但目前美國10年公債殖利率已回到1個月前約4.33%的水準。
蔡烱民說,全球金融市場並沒有懷疑美債,反而是國內對美債有比較大的隱憂。美國債券並不會有違約問題,只是在短期內,可能會反應美國的財政赤字,但假如美國經濟走緩,加上通膨回落,Fed獲得降息的空間,只要他們一降息,就可以減緩美國利息支出的成本。
他說,外界對於美國今年到期的債券有很多說法,傳出有8、9兆美元的規模,但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今年發行的一年期短期債券,約有6兆的規模,這部分債券跟貨幣政策高度連結,試算Fed降息1個百分點,代表可以減少600億美元的利息支出。
蔡烱民說,從近期美國公布CPI數字可以知道,他們通膨已趨於緩和,代表Fed已有降息空間,只是因為對等關稅的不確定性,影響到通膨的預期,進而造成市場的憂慮,但這並不是美債債信的問題,而是偏向流動性問題。
他說,2020年3月時,美債也曾發生流動性問題,當時Fed買了幾千億美金的債券提供流動性,至於這次Fed會不會這樣做,目前他們認為情況還沒那麼嚴重,暫沒有這個需要。
央行總裁楊金龍本月在立法院指出,目前外匯存底持有美債是大概8成以上。台灣3月的外匯存底金額為5‚780.22億美元,其中有4‚600多億元的美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