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相:備妥計畫 與美談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上週宣布對日徵收24%的關稅,對日本汽車業帶來嚴重影響,預計拉低日本國內生產毛額(GDP)約0.2%。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不會對美國實施報復性關稅並將盡快與川普談判,妥善解決關稅問題。
石破茂上週五(4月5日)受訪時表示,希望本週能與川普舉行電話會談,討論關稅,且不贊成對美施實報復性關稅。
石破茂對讀賣電視台表示,要從道理上說明,日本在振興美國製造業和增加美國就業人數中所做出的貢獻;美國可能會提出液化天然氣、汽車、農業,甚至安全保障等問題,日本必須有一套計畫,否則不會打動人。
對於報復性關稅,他表示,「考慮到日本的利益,與其實施報復關稅,不如強調:日本是美國最大投資國,與不投資、不創造就業機會的國家不同。」
他補充,只請求對日本採取例外政策是無用的,日本必須提出一系列方案,準備好回應川普提出的各種問題;交涉會需要時間,但既然談判,就要使談判成功。
石破茂4月3日在記者會上表示,日本企業對美國經濟的貢獻很大,尤其是汽車產業對美直接投資約616億美元,為230萬人帶來就業機會。他也擔憂美國廣泛的貿易限制措施,將給美日及世界經貿體制帶來巨大影響。
川普提與安倍達成協議
川普4月2日在宣布實施對等關稅的演說中提到日本,說日本對美徵收46%的關稅,美國將向日本產品徵收24%的關稅。
川普說,日本對美國稻米徵收700%的關稅,日本國內的汽車94%是日本製造,而豐田卻在美國銷售100萬輛外國產汽車,通用和福特汽車幾乎賣不動,「這種令人恐懼的不均衡使美國的產業基礎荒廢,並威脅到國家安全」,「日本是個非常頑強而優秀的民族。我不責怪他們,他們很聰明。」
川普特別談到,他在第一任期時向當時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表示,「美日貿易是不公平的,我們必須做些什麼。」安倍立刻理解了川普想說的,於是雙方達成了協議。
川普這段表述似乎在暗示石破茂,要像安倍晉三那樣與美國談判,達成雙方都認可的交易。石破茂似乎也理解川普談及此事的用心,因此積極準備計畫,希望盡快與川普談判。
日汽車業受巨大影響
除了對等關稅,美國還對進口車加徵25%的關稅,關稅範圍也延伸至發動機和變速箱等汽車零部件。
日本2024年對美國出口133萬輛汽車,在美國的進口車國別中占首位;汽車(含零部件)出口總額7.2兆日圓(約495億美元或約新台幣1.67兆元),占日本對美出口總額的約1/3。
據NHK引用相關機構的估算,日本2024年實際GDP為557兆日圓,實際GDP成長率僅為0.1%,汽車關稅將使日本的GDP下降約0.2%,因此汽車關稅將抵銷日本的經濟成長,對日本經濟造成的打擊巨大。
日企擬擴大在美生產
據聯合國機構國際貿易中心估計,因美國實施高關稅,日本至2029年的出口可能減少170億美元,而受關稅政策影響較大的是汽車產業。
在日本對美汽車出口的各廠家中,豐田為55萬多輛,在美年銷售量占23%;SUBARU為29萬多輛,占44%;馬自達為22萬多輛,占52%。日產汽車15萬輛,占16%;三菱8萬輛,占72%。
除了從日本直接出口之外,豐田、本田還從加拿大與墨西哥出口美國;日產與馬自達也從墨西哥出口美國。
據NHK報導,為緩解因關稅給企業帶來的影響,豐田將考慮擴大在美工廠的生產規模。
日本汽車工業協會會長片山正則(Masanori
Katayama)表示,「日本汽車公司在美國生產汽車的數量,遠遠超過從日本出口到美國的數量,而且還出口到全世界。這顯示日本汽車廠商正在鞏固美國製造業的基礎,並有助於確保其在全球的競爭力。強烈希望推進兩國間富有成效的對話,盡快找到未來的發展道路。」
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阿原健一郎(Kenichiro Ahara)在NHK節目中表示,25%的汽車關稅是個相當大的數字,如果日本汽車業減少產量,將直接影響日本經濟;一旦企業利潤率下降,將使設備投資等計畫延遲,對日本經濟造成的影響更大。
據日本第一生命研究所計算,如果將25%的額外關稅直接轉嫁至新車的售價,美國的售價價格平均將增加8.1%,美國新車銷售量將會減少12.1%。
因此,大多數業界人士認為,汽車製造商很難將關稅原封不動的加到售價上,必須尋求與零部件製造商合作,以降低成本。
美國加徵關稅,除了影響汽車業外,也對近年對美出口持續成長的農產品、食品、機械、光學設備、半導體設備等諸多領域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
美國是日本最大貿易夥伴國,2024年對美出口額為21.3兆日圓,年成長5.1%;2024年對美貿易順差為8.6兆日圓。日本財務省的統計顯示,日本至少自1988年以來一直維持對美貿易順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