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電價凍漲 經濟部力爭台電撥補

經濟部電價審議會28日拍板4月電價凍漲。示意圖。(記者宋碧龍/攝影)
經濟部電價審議會28日拍板4月電價凍漲。示意圖。(記者宋碧龍/攝影)

【記者侯駿霖、張原彰、林丞奕/台北報導】

台電累積虧損逾4千億元,外界原先預期電價調漲勢在必行,但經濟部28日召開今年首次電價費率審議會,考量國際關稅變化、地緣政治風險,可能引發國際經濟及物價波動隱憂,因此拍板4月電價不調整,經濟部將全力爭取立法院支持撥補台電預算,緩解財務壓力。

經濟部次長賴建信指出,2022年至2024年國際燃料價格大漲,影響各國電價,2024年法國住宅及工業電價累計調漲47%及65%,韓國也分別調高49%及106%。台電為照顧民生、穩定物價、維持產業競爭力,吸收部分國際燃料成本漲勢,台電截至2024年底虧損達4,229億元。

經濟部次長賴建信28日表示,考量國際關稅變化、地緣政治風險兩大因素,電價審議委員會拍板4月電價凍漲。經濟部次長賴建信28日表示,考量國際關稅變化、地緣政治風險兩大因素,電價審議委員會拍板4月電價凍漲。(記者侯駿霖/攝影)

台電開源節流 拚少虧168億

賴建信表示,台電今年預估虧損金額為500億元,不過經濟部要求台電在經營面進行四大開源節流措施,預計能撙節168億元,盼今年虧損能減至322億元。四大開源節流措施:首先,發購電端要精進燃料採購策略,機動調整長約現貨比例;其次是輸配電方面,將調升線路設置費用、減少採購成本;第三是擴大綠電轉售;最後是辦理房地產活化、洽降利率。

由於4月電價不調整,民生電價維持每度2.77元、產業電價每度4.27元,平均電價每度3.7556元。其中,住宅用電120度以下,夏季與非夏季均為每度1.68元,121度至330度夏月每度2.45元、非夏月每度2.16元;至於小商家330度以下,夏月每度電費2.61元、非夏月為2.18元,331度至700度夏月每度3.66元、非夏月每度3元。

台電苦吞電價成本9%漲幅

台電將各項費用支出報告送交電價審議委員會,今年發電成本每度來到4.0968元,對比去年平均3.7556元,相當於台電苦吞9.08%漲幅。

審議會建議,請經濟部全力爭取立法院支持撥補台電的預算,以穩健台電財務狀況。賴建信指出,目前台電爭取立法院2筆各1千億元補助,1筆確定刪除、1筆尚無結論,仍會持續向立法院爭取撥補。行政院主計總處仍未計算出今年歲計賸餘,目前沒有決定如何分配,希望在符合法令情況下,再爭取台電預算撥補。經濟部也支持以《離島建設條例》爭取差額補助。

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28日表示,請立法院盡速通過行政院去年提出的追加預算,撥補台電1千億元,以紓緩台電的壓力。

此外,針對空戶基本度數方面,賴建信表示,台電必須承擔空戶例如抄表、維護費用等,但維持空戶供電,平常維護管理已經遠高於基本費率,有委員建議台電再做檢討並交由能源署評估,經濟部也支持研討。

工商協進會籲朝野盡速達共識

針對電價凍漲,工商協進會表示贊同與肯定。工商協進會說,長久以來台電承擔政策任務,但成本易受國際能源價格影響,台電營運成本備受挑戰,期待朝野能盡速達成共識,確保台電財務體質健全。台灣AI產業蓬勃發展,電力需求將大幅增加,電力供需結構穩定,也才能確保台灣企業在全球供應鏈維持競爭優勢。

台電強調,電價由電價審議會決議,目前也無規劃漲價方案,並籲請國會支持預算撥補台電,持續穩定民生物價。資料照。台電今年發電成本每度來到4.0968元,對比去年平均3.7556元,相當於台電苦吞9.08%漲幅。資料照。(記者宋碧龍/攝影)

立院下週排審核電延役草案

美日韓等國皆恢復核能政策,不少人也認為台灣不應死守「非核家園」主張。國民黨立委葛如鈞28日表示,立法院將在31日審查《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草案,主張在確保核安無虞的前提下,適度延長核電機組運轉年限,並賦予已除役機組重啟可能性,以建立更穩定、低碳、多元的能源結構。

葛如鈞表示,美國在能源政策上已清楚指出核能的重要性,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谷立言日前接受媒體專訪時說,「美國可為台灣提供包括核能在內的可靠能源。」近期谷立言在美國商會活動中再次強調,可為台灣提供全方位的能源解決方案,「從地熱、到核能、再到先進的電網技術」。

葛如鈞指出,目前國際社會包含美國、日本、韓國、瑞典等國家都開始核電復興,核電已被視為兼顧能源穩定與減碳目標的務實路徑。

執著非核 能源競爭力恐落後

他強調,能源安全就等於國家安全,政府若持續執著於非核路線,恐將在國際能源競爭中落後他國。台灣目前核能發電占比僅剩約3%,今年5月17日最後一個機組關機後,恐將歸零,若無及時調整政策,將使台灣更加依賴高碳排的火力發電,不僅不利減碳,更與《氣候變遷因應法》目標背道而馳。

葛如鈞說明,國民黨提出的修法內容參考國際做法,讓運轉中核電廠得經主管機關確認安全無虞後,延長運轉年限至最少60年,也賦予已停機機組重啟機會,全案仍交由核安機關專業審查,符合法治原則與國際規範。他呼籲,政府必須正視核能在台灣能源政策中的重要性。◇

延伸閱讀
川普汽車關稅 政院:有因應方案
2025年03月27日 | 7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