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光點】照顧過程的身心交流

每一次照顧服務、每一次接觸,都成為相互信任建立的基礎,彼此的默契也日漸增強。(123RF)
每一次照顧服務、每一次接觸,都成為相互信任建立的基礎,彼此的默契也日漸增強。(123RF)

文/吳政峰(大叔照服員)

在照顧長輩的過程中,身體的碰觸總是免不了。由於它不僅涉及到身體的協助,也關係到自主性、隱私與情感等層面,照顧服務人員需要謹慎為之,以確保長輩感受到舒適,充滿尊嚴而不受侵犯。在照顧服務的初期,身體的碰觸總是充滿些許不自在,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份生疏也將逐漸化解,而轉為自然自在。

照顧服務員在協助長輩起身或走動時,不可避免的需要輕輕扶住他們的肩膀、腰或手臂,這樣的接觸在初期,常常會讓雙方感到不適或緊張。對於長輩而言,陌生的接觸會讓他們感到不自在,尤其是在年齡增長後,許多人對自己身體的變化變得相當敏感。

身體接觸的處理界線

而對照顧者而言,身體接觸更是一種需要小心處理的界限,過於唐突或用力都可能讓長輩感受到不舒服,照顧者應該注意自己的力度,同時根據長輩的反應隨時作出調整。此外,有些長輩可能較為獨立,不喜歡過多的身體接觸,而有些長輩則可能更需要安慰與呵護,照顧者應根據長輩的需求而適當調整服務方式。

最初,當照顧服務人員伸出手來攙扶長輩時,長輩或許會縮手或者猶豫不決,甚或是直接拒絕,這不僅是對陌生人接觸的自然反應,也可能是因為身體上的不適或心理上的不安。然而,這樣的情況則需要照顧者以耐心與細心加以面對,例如可以透過口語詢問,以確保長輩的身心狀態或需求。當長輩有所不安時,服務員必須輕聲安慰,慢慢引導長輩,同時輕緩的牽起他們的手,讓長輩感受到安心與自在。

逐漸建立的身心默契

隨著服務次數的增加,照顧者與長輩之間的默契也將逐漸建立起來。長輩也逐漸適應了照顧者的攙扶與協助,而照顧者也能更加熟練的掌握力道,讓長輩感到舒適與安全。在一次又一次的陪伴服務中,牽手與攙扶的動作由從最初的生疏、僵硬,而變得越來越自然。長輩不再是被動的等待幫助,而是會主動伸出手來,甚至在走動的過程中,也能夠輕握住照顧者的手,給予適當的回應,進而讓照顧服務得以順利完成。

這種手牽手扶持的過程,不僅是生理上的協助,還是情感上的呵護與療癒。特別是對獨居長輩而言,這一雙手除了承載了行走的穩定外,更體現著照顧者對於長輩的細心關懷與陪伴。也於是,每一次照顧服務、每一次接觸,都成為相互信任建立的基礎,彼此的默契也日漸增強。從最初的彆扭與不自在,到後來的相互理解與內在交流,都將關懷和陪伴化為實際行動,進而讓被照顧者的內心感受到深深溫暖。◇

延伸閱讀
台政府嚴防中國貨洗產地
2025年04月16日 | 23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