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工具機拚海外發展 貿協:烏克蘭重建與非紅供應鏈是機會

圖首排左5起機械公會理事長莊大立、中華民國總統賴清德、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經濟部部長郭智輝。(貿協提供)
圖首排左5起機械公會理事長莊大立、中華民國總統賴清德、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經濟部部長郭智輝。(貿協提供)

【記者侯駿霖/台北報導】

台北國際工具機展(TIMTOS)3日登場,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表示,TIMTOS走過半世紀,今年全球有90個國家、4,000位買主預登參與,儘管國際地緣政治帶來不確定性,但同時也帶來產業布局機會,台灣工具機有望迎來非紅供應鏈及烏克蘭重建的商機。

今年TIMTOS展出吸引超過1,000家廠商,以創新、智造未來為展出主軸,聚焦AI與機器人、智慧製造及節能,引領全球工具機業者開創半導體、電動車、醫療、航太與綠能等五大應用領域商機。

黃志芳指出,國際地緣政治促使全球供應鏈重組,各國都希望打造在地供應鏈,對於台灣工具機業者是很大商機,新的需求將不斷出現,例如美國總統川普要重建美國製造業,工具機就是不可或缺的產業,台灣更有「非紅供應鏈」的優勢。

黃志芳說,另一個機會是未來俄烏停火後,烏克蘭將浮現重建商機,外貿協會在烏克蘭首都基輔設有台貿中心,過去成功媒合許多烏克蘭業者、烏國的國營事業來台灣進行採購洽談,包括電力、通訊、無人機等設備。

他說,台灣工具機業大有可為,此次展出已吸引超過4,000位重要買主來台觀展、逾150場次洽談,預期商機盛況空前。同時,機械設備也是創新的根基,有助於台灣航太、半導體、國防到次世代通訊的發展。

機械公會理事長莊大立表示,機械業歷經5年前疫情、3年前俄烏戰爭,加上新興工具機崛起、美中貿易衝突、削價競爭、關稅與匯率等衝擊,讓企業經營環境丕變。他認為,產業必須與時俱進,AI技術及數位轉型迫在眉睫。

莊大立指出,在國內外局勢的變動下,台灣產業應該思考如何成為「棋手」而非「棋子」。機械公會將積極整合政府資源,引介國際趨勢、先進技術,串連其他領域的合作,期盼台灣機械業持續在國際市場發光發熱。

延伸閱讀
美祭對等關稅 專家:對中共不會手軟
2025年02月20日 | 1個月前
中共打外交戰 製造武統台灣合法性
2025年02月24日 | 1個月前
今年上半年房市恐利空罩頂
2025年02月15日 | 2個月前
大馬碑林現毛澤東石碑 被檢舉、撤除
2025年02月21日 | 1個月前
建商:今年房價有望修正 但大跌不易
2025年02月16日 | 2個月前
川普下令調查進口木材 擬祭出25%關稅
2025年03月02日 | 1個月前
取消